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0, Issue 4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4年第4期

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622 美国华盛顿类分岐巴贝虫感染病例//Barbara L. Herwaldt, Guy de Bruyn, Norman J. Pieniazek等

在美国,已报道的动物源性巴贝虫病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东北部,均系田鼠  巴贝虫感染引起。在华盛顿州,已报道的3例巴贝虫病病例均由WA1型(“华盛顿1型”的缩写)巴贝虫感染引起。我们调查了华盛顿州的一例巴贝虫病病例,该 病例男,82岁,脾脏已切除,寄生虫血症水平为41.4%。我们对其全血标本中该寄生虫的完整18S核糖体RNA基因用PCR进行了扩增。种系发生分析表 明,该寄生虫与欧洲牛的分岐巴贝虫最为接近,但不完全相同(99.5%同源)。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中,该患者的血清能与分岐巴贝虫的抗原反应,但不与田鼠 巴贝虫或WA1型巴贝虫的抗原反应。该病例的发现表明,巴贝虫病能由一种新的巴贝虫引起,这种新的巴贝虫可通过人工镜检血片发现,但检测田鼠巴贝虫或 WA1型巴贝虫的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无法检出这种新的巴贝虫。图1示巴贝虫属完整的18S核糖体RNA基因的种系发生树,图2示感染巴贝虫的红细胞涂 片。

分岐巴贝虫

环形泰勒梨形虫虫

田鼠巴贝虫

图1 巴贝虫属的完整18S核糖体RNA基因的种系发生树,该种系发生树用TREE-PUZZLE程序中的四合体最大似然叠加法算出。标尺表示在核苷酸序列中0.01个进化距离。在本序列分析中,基因库(GenBank)编号如下:分岐巴贝虫为AY046576, odocoilei巴贝虫为AY046577, EU1巴贝虫为AY046575,华盛顿州病例的巴贝虫为AY274114 (箭头所示),田鼠巴贝虫为U09833, 感染WA1巴贝虫指征病例的编号为AF158700, 环形泰勒梨形虫为M64243。

图2 Wright’s-Giemsa染色的红细胞涂片,标本采集于2002年7月31日病人接受治疗前。平均红细胞压积为103(正常范围为80-100μm3)。 请注意多重感染的红细胞及寄生虫的多形性;有些成对的结构形成钝角(分岐角)如(F)图,这些钝角是分岐巴贝虫及从多种野生反刍动物中分离到的巴贝虫的特 征。涂片中巴贝虫的形态包括:(A)环状营养子,(B)成对裂殖子,(C)马尔他十字(四联体),(D)多种分割体,(E)复合裂殖子,(F)红细胞右缘 的appliqué (accolé)形态,(G)和 (H)退化形态(极期形态)。有一张7月31日的外周血涂片保存于美国马里兰州贝兹维尔(Beltsville)的国家寄生虫标本收藏库中,该涂片的收藏 编号 (USNPC #)为093041.00。

P715 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 Sameer Elsayed, Susan M. Kuhn, Duane Barber等

罗伯芽生菌病是一种由罗伯芽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样感染性疾病。它的特征表现是病损发展缓慢(数月、数年、甚至数十 年),呈瘢痕疙瘩样溃疡,有时呈疣状小瘤样或斑块样皮肤损害,通常位于局部创伤处,如手术切口处、虫咬处、动物咬伤处、或射线灼伤处等。病损可单个或多 个,易发生在身体暴露在外较凉的部位,如四肢及耳朵等,其他部位如前额、脸部、胸部、肩胛部、腰骶脊骨部、臀部及阴囊等也有过相关报道,但粘膜和内部器官 还未见报道。病损可无色素沉着,也可有多少不等的色素沉着,通常不痛或仅有轻微的瘙痒。少数病例可有局部炎症反应,但均无全身症状。有些病例的病损持续扩 大或通过淋巴管传播,引起仪表仪容的损害。

虽然罗伯芽生菌已经在实验环境中顺利地传播给犰狳、乌龟、仓鼠及小鼠,但它还未在试管中培养成功。

已报道过会自然染上罗伯芽生菌病的仅有人类和海豚。虽然这种疾病似乎局限于美洲中部和南部偏远的热带地区,特别是江河流域,但至今报道 的人类病例已经超过了500例。此真菌的生境至今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它是水生菌或与土壤及植被有关。橡胶工人、农民、矿工、渔夫和猎人由于经常在户外活 动,他们得病的机会最高。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法国圭亚那地区、拉丁美洲圭亚那、墨西哥、巴拿马、秘鲁、苏里南及委内瑞拉等 国已有相关报道。

输入性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已经在美国及其它国家有过报道。美国第一例报道的病例是一个来自苏里南的移民。最近,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又报道了一例损害胸部的罗伯芽生菌病病例,他曾到委内瑞拉旅行,当他在安琪儿瀑布(Angel Falls)下行走时,曾受高压水流的冲击。最近,法国和德国也报道了输入性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其他发达国家的输入性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相信也已存在,但由于医生极少见到这种疾病,病例很有可能被误诊了。

罗伯芽生菌病通常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全身健康。然而,除非病损在早期切离,否则疾病将持续终身。罗伯芽生菌病发展成鳞状细胞癌较为罕见。

治愈罗伯芽生菌病的关键是完全切除变病部位,最好连病变周围较宽的边缘也一并切除。虽然也曾用氯苯吩嗪或其它药物治疗病变广泛的患者, 但治愈的例子不多。不过,一个患罗伯芽生菌病的德国病人在口服氯苯吩嗪和依曲康唑一年后,完全治愈。一只患罗伯芽生菌病的海豚也用咪康唑治疗获得成功。本 文报告的这个病人在术后2年多未复发了。

Sameer Elsayed等报告一例经组织学确诊的罗伯芽生菌病病例。罗伯芽生菌病是一种在拉丁美洲之外罕见报道的皮肤真菌感染疾病。该病例为一42岁女性患者,系加拿大第一例公开报道的输入性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她是工业化国家公开报道的第五例患者。

2001年2月,一位加拿大42岁的健康女地质学家右上臂背后的皮肤上缓慢长出了一个直径1.5cm、暗红色、不痛的斑样病损,病损周 围环绕着瘢痕疙瘩样疤痕组织,病损发生于两年前因类似皮肤病损而手术切除后所形成的疤痕上。1996年患者访问东南亚时第一次发现原来的病损,但她一直到 1年后返回加拿大时才去就诊。根据患者曾到过疫源地的病史,并在其组织切片上发现椭圆形酵母样生物体,当时她被诊断为球孢子菌病。然而,她的病损处未培养 出粗球孢子菌,且该菌的血清学检查阴性。在1997年做了切除术后,患者未发现异常。1999年10月,一个颜色与最初那个相似的小病损再次出现并且逐渐 变大。患者没有其他的皮肤病损,也没有症状。

该患者曾用7年的时间在不同的热带地区从事地质工作。1992-1993年,她到过美国的“十字”(Four Corners)地区和加州,也到过北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地。1993-1994年,她在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的丛林中生活和工作了两年,其间大部分时间都 呆在库云尼(Cuyuni)、依色奎堡(Essequibo)地区及鲁帮奴尼(Rupununi)河流域,同时还在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Bolivar) 州呆过一些时候。1995-1996年,她去了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在南美洲时,她主要生活在乡村的露营地,经常接触淡水、土壤和地下洞穴。 在这些旅途中,她患过登革热、阿米巴痢疾、肠虫病等。她自称从未去过非洲大陆。

患者的其他病史很普通,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家族史,不吸烟,仅在社交时饮酒。患者除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外未使用其他药物,无过敏史,无慢性病史;除右臂的皮肤病损外,其他体格检查正常。

病损处的活检标本送去做病理切片及微生物培养。经苏木紫曙红染色的组织切片表现为一种波及表浅及深部的弥漫性肉芽肿皮炎,并可见多核巨 细胞。在炎症组织的细胞内、外,可见不着色的真菌细胞,其厚壁具折光性,使肉芽肿性炎症组织看起来象“筛”一样。经周期性的acid-Schiff和 Grocott Grocott乌洛托品镀银染色的真菌细胞着色很深(图3),呈球形或柠檬形,直径约10μm,大小均一。真菌细胞单个排列或通过狭窄的管样小桥结合成短 的发育链。新鲜组织经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荧光染色后,可见能发出荧光的球形真菌细胞,同样地排成链状(图4)。这些真菌无法培养,其形态学和罗伯 菌一致。病损完全切除后未再复发。

图3:Grocott乌洛托品镀银染色的皮肤活组织标本切片,显示一种由细小管状小桥连接而成的柠檬形真菌细胞短链,其形态学外观与罗伯菌一致。放大倍率×1000。

图4:皮肤活组织标本卡尔科弗卢尔荧光染色。在视野的左中位置可以看到一种柠檬形真菌细胞短链。真菌细胞由细小管状结构相互连接在一起。放大倍率×400。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剑鸣 摘译

(本译文承蒙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彩粼、谢忠杭、林心武给予大力支持,谨表诚挚谢意)

Page created: August 08,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8,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8,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