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5, Issue 5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9年第15卷第5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696麋鹿鹿茸中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朊病毒//Rachel C. Angers, Tanya S. Seward, Dana Napier, 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一种鹿和麋鹿的致命的传染性朊病毒病,发病地区不断增加。为了研究朊病毒在鹿科动物中快速传播的途径,我们采用对慢性消耗病 易感的转基因小鼠和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检测了鹿角成长期皮肤表层(鹿茸)朊病毒的传染性。我们在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麋鹿鹿茸中发现了朊病毒,提 示该组织在鹿科动物的疾病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进补鹿茸的人有接触朊病毒的风险。转基因小鼠表达麋鹿朊病毒蛋白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潜伏期越来越短,这一事 实支持鹿和麋鹿朊病毒蛋白唯一的主要结构差别(残基226)可能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机理主要决定因素的假设。

P704 日本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的剧毒株// Kazuaki Takahashi, Hiroaki Okamoto, Natsumi Abe, 等

在日本通常表现为无症状感染的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诱发了8例重症肝炎。为了进一步了解与戊型肝炎病毒毒力增强有关的基因特征,我们测定了从 这8例病人和5只感染基因3型swJ19病毒株的猪分离到的戊型肝炎病毒的(几乎)全部核苷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从这8例病人和5只患猪分离到的病毒株 与其它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分离株不同,自成一群,称为JIO。人类JIO相关病毒与其他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编码相差18个氨基酸。解旋区(V 239A)是几乎所有人类戊型肝炎病毒JIO群的毒株都有的置换位点,可能与毒力增强有关。由于5只患猪的病毒分离株在解旋区也出现了V 239A置换特征,所以JIO相关病毒可能源于人兽共患病毒。

P719 传染性小核糖核酸病毒中的新型呼吸性肠道病毒和重组鼻病毒//Caroline Tapparel, Thomas Junier, Daniel Gerlach, 等

鼻病毒和肠道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为了评估小核糖核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和探究该病毒进化的影响因素,我们采用鼻病毒特异性PCR或普 通实时PCR试验筛查了呼吸道疾病患者。随后我们对病毒阳性样本的5´端非翻译区、壳蛋白VP1和蛋白酶前体3CD区域进行了序列测定。之后的系统进化分 析发现人群中流行的鼻病毒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样性。我们发现了一种与呼吸道症状和急性中耳炎有关的新型肠道病毒并测定了它的基因序列,确认了鼻病毒和肠道病 毒间的密切联系,建议对呼吸道样本同时检测两类病毒。最终我们发现传染性鼻病毒出现了基因重组并比对了它们的重组部位,从而证实了鼻病毒能在自然宿主体内 进行重组。本研究对肠道病毒和重组鼻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类并解释了病毒进化的原因。

P749 赞比亚成年HIV-1感染者罹患重症疟疾的风险增加//Victor Chalwe, Jean-Pierre Van geertruyden, Doreen Mukwamataba, 等

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我们在赞比亚的卢安夏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HIV-1感染和HIV-1引起的免疫抑制反应是对 疟疾有一定免疫力的成人罹患重症疟疾的危险因子的假设。每例重症疟疾患者匹配2例对照(1例成年普通疟疾患者和1例无疟疾症状的成人)。病例,普通疟疾对 照和无症状对照的HIV-1阳性率分别为93%,52%和45%。HIV-1感染是成人罹患重症疟疾的高危因素:病例和普通疟疾对照的比值比(OR)为 12.6, 95% 可信限[CI] 2.0–78.8, p = 0.0005;病例和无症状对照的OR为16.6, 95%CI 2.5–111.5, p = 0.0005。与无症状对照相比,重症疟疾患者更容易出现CD4 数<350/μL的症状(OR 23.0, 95% CI 3.35–158.00, p<0.0001)。

P756 2005年泰国A型禽流感病人所在乡镇中居民血清H5N1抗体检出率//Rapeepan Dejpichai, Yongjua Laosiritaworn, Pilaipan Phuthavathana, 等

在泰国,2005年我们评估了2004年至少有1例禽流感确诊患者的4个乡镇的901个居民血清中A型禽流感病毒H5N1中和抗体检出率。虽 然68.1%的被调查者(年龄中位数40岁)接触过家禽,25.7%接触过病鸡或死鸡,但所有被调查者血清中均未检出H5N1的抗体。

P761 1996–2004年芬兰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的住院治疗和死亡//Outi Lyytikäinen, Heli Turunen, Reijo Sund,等

为了确认芬兰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是否增加,我们对1996年至2004年的登记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确定了全国医院出院 登记中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 "艰难梭菌引起的小肠结肠炎" (A04.7)和"与抗菌治疗相关的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K52.8)诊断为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疾病的人数。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来自死亡证明。被诊断为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疾病的人数从1996年的 810(16/100,000)上升到2004年的1,787 (34/100,000),翻了一倍。病例数的上升主要是因为>64岁的病人中诊断为A04.7的人数增加。诊断为K52.8的患者人数持平。艰难 梭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年龄别标准化死亡率从1998年的9/百万上升到2004年的17/百万,但只有>64岁的年龄组死亡率增加。

P770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监测方法的评估//Lindsey Lesher, Aaron DeVries, Richard Danila, 等

本文比较了被动监测与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的编码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保罗区明尼阿波利斯街道的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监测中的检出效率。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专属编码能识别55%的病例,比识别率为30%的被动监测更敏感(p = 0.0005, 配对卡方检验 χ2 12.25)。

P777 德国宠物鼠—人的牛痘病毒传播//Hartmut Campe, Pia Zimmermann, Katharina Glos, 等

本文描述了2009年初前后德国慕尼黑附近发生的一连串人类感染牛痘病毒的事件。此前仅报道过人类与多种动物直接接触后引起的牛痘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本次暴发与同窝的宠物鼠有关。

P785 美国加利福尼亚输血引起的巴贝西虫病//Van Ngo and Rachel Civen

本文报道了因输入美国东北部疫区的血制品而感染巴贝西虫病的一名加利福尼亚居民。曾输入疫区血制品的发热患者/血细胞计数异常的无热患者诊断时全年均应考虑是否为巴贝西虫病。

P792 香港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布和序列变化//Wai-Yip Lam, Rickjason C.W. Chan, Joseph J.Y. Sung, 等

香港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多为散发的本地老年病例。除1例分离株属于基因4型外,其余分离株在系统发生上多与猪分离株有关。香港戊型肝炎流行病学与工业化国家相似,即人类急性戊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兽共患病。

P799 加拿大安大略省呼吸道疾病暴发的实时监测//Adam van Dijk, Jeff Aramini, Graham Edge, 等

为了确认以主诉为基础的急诊科监测系统的功效,我们将它与呼吸道诊断数据和安大略省呼吸道疾病的电话医疗服务进行了比较。这种当地的症候监测系统能精确地监测社区呼吸道疾病的情况,有利于早期发现呼吸道疾病的暴发。

P806 巴西儿童感染新型呼吸道病毒//Maria Carolina M. Albuquerque, Gisele P.A. Pena, Rafael B. Varella, 等

在巴西呼吸道疾病患儿的205个鼻拭子标本中检出19个(9.2%)近期发现的呼吸道病毒。单独感染人类偏肺病毒(HMPV)和单独感染人类 博卡病毒(HBoV)的各5例,单独感染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 或 -NL63)的有3例,感染一种以上新发现病毒的有6例。

P813 猫科动物和人类汉赛巴尔通体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Rim Bouchouicha, Benoit Durand, Martine Monteil, B.B. Chomel, 等

对9个国家的178株汉赛巴尔通体分离株进行了多位点可变数衔接重复序列分析;其中99例的基因谱分布于2个群。人类分离株属于第2群。基因I型和基因II型的分离株基因谱完全不同,所有基因I型的分离株均属于B群。本文讨论了汉赛巴尔通体基因谱演变的意义。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春芳译 郑奎城审校

Page cre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5,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