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0, Issue 6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4年第4期
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977 疯鹿病和对人的潜在传播//Ermias D. Belay, Ryan A. Maddox,Elizabeth S. Williams,等
鹿和麋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疯鹿病)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三角流行,疯鹿病的也在美国的其他地方被发现。虽然这些 地区的发现与加强监测有关,但主要由于动物的转移和自然迁移使疯鹿病的引入可能会解释某些地区的新感染。疯鹿病的扩散增加可引起对人类海绵状脑病的担忧, 这些也指出物种屏障可能不完全保护人类免于动物朊病毒蛋白的侵袭。由于疯鹿病相关朊病毒引起的人的朊病毒蛋白转变已经在一个无细胞试管内的实验中被证实, 但由于局限性的调查不能提供鉴别疯鹿病传播给人类的有力证据,仍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以监控这样传播的可能性。
P996 从利用卵形手榴弹到邮件方式的炭疽杆菌空气传播感染//Kevin P. Fennelly, Amy L. Davidow, Shelly L. Miller,等
2001年11例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吸入性炭疽中,有2例缺乏对暴露程度的识别而产生对炭疽杆菌传播感染剂量的不确定性。我们用呼吸道感 染的Wells-Riley数学模式估计1)发生吸入性炭疽病例地方邮局设备的暴露浓度,2)在不同的假设情节暴露于居住环境中污染邮局的B炭疽气溶胶的 感染危险性。这些模式提示当大量的人暴露于低浓度的B炭疽杆菌时会产生少量的吸入性炭疽病例。吸入性炭疽发生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因素还取决于感 染性气溶胶产物和去除速率以及宿主因素。
P998 亚洲的轮状病毒监测网络的最先报道//Joseph Bresee, Zhao-Yin Fang,Bei Wang 等
轮状病毒仍然是全世界严重脱水性儿童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因。几种轮状病毒疫苗正在研究发展之中。做出新疫苗的引入的决定将要求收集可靠的 疾病影响资料。亚洲的轮状病毒监测网络于2000年开始建立,用于加快这些资料的收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统一的协议,由开展轮状病毒的住院病例监测的9个 国家或地区36个医院的地区协作单位组成。我们综合了从2001年8月到2002年7月网络组织和实践经验。在这期间,0-5岁的45%的急性腹泻住院病 人归因于轮状病毒,高于先前的估计。轮状病毒全年在各个地方均能发现。这个网络是一个用新颖的、地方性的方法去监测疫苗可预防性疾病。这样的网络也加强了 可见性和宣传,更有效地收集资料、促进了培训工作,成为其他地区轮状病毒监测活动的典范。
P1003 杂种鹿朊病毒传播的环境来源//Michael W. Miller, Elizabeth S. Williams,N. Thompson Hobbs,等
疯鹿病朊病毒在鹿类的传播是否需要与感染动物的直接相互作用还不清楚,我们报道疯鹿病会被从被粪便或腐烂尸体污染的环境间接传给易感的 动物。在实验条件下,杂种鹿在三个含有自然感染鹿的小牧场中两个发生感染,三个含有自然感染鹿的小牧场中,有两个小牧场鹿尸体已腐烂在1.8年前,另一个 牧场在已经发生在2.2年前已经感染。非直接的传播和环境的持续感染朊病毒病将使控制疯鹿病和其他可能动物朊病毒疾病变得复杂。
	
图. 生长在已腐烂的感染了疯鹿病鹿尸体旁的绿色草料
P1016 秘鲁钩端螺旋体和环境暴露//Michael A.S. Johnson, Hannah Smith, Priya Joseph,等
人感染钩端螺旋体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表现,范围从亚临床感染到爆发。我们在秘鲁进行了以人口为基础的横断面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以决定人类 暴露于钩端螺旋体环境和该疾病血清转变的关系。我们对三个地区进行研究:伊基托斯一秘鲁亚马逊城市中洪水泛滥的平民窟、伊基托斯周围农村村庄、首都利马附 近的沙漠化以临时搭盖陋屋为主的地区。洪水泛滥的平民窟的血清流行率为28%(182/650),农村地区为17%(52/316),沙漠化以临时搭盖陋 屋为主的地区为0.7%(1/150)。在所有的场所均有发现被钩端螺旋体感染半家鼠。在洪水泛滥的平民窟,161个病人在干湿季节之间的血清阳转率是 12.4%(20),发病率为288/1000 ,血清阳转率与发热病史有关,没有发现严重的钩端螺旋体病。在伊基托斯地区的人钩端螺旋体暴露率很高,可能与环境中到处存在的钩端螺旋体和有利于感染性动 物传播的人类行为有关。
	
	
图1 秘鲁伊基托斯洪水泛滥的平民窟地区的典型景象
	
图2 伊基托斯附近农村地区的典型景象
P1038 澳大利亚分支杆菌性溃疡治疗费用//Christina Drummond and James R.G. Butler
溃疡性分支杆菌与相当多相关疾病有关,产生严重的皮肤溃疡。从前澳大利亚从未对诊断、治疗、收入损失进行评价,现在维多利亚地区对26 例外科确诊病例进行调查。目前收集对人口统计学的细节、诊断试验、治疗、空余时间、和得到治疗的过程资料。所有的费用按1997—1998年澳元价格进行 报告。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这些费用也有较大的不同。对于轻度病例,直接费用平均达6,803美元,而严重病例为27,681美元。住院治疗占费用的 61%—90%,而间接费用达到每一病例总得费用的24%。分枝杆菌溃疡对于诊断和治疗而言是一种昂贵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有目的的治疗能够降低治疗的费 用,研究表明需要找出更有成本效益的疾病治疗方法。
	
图 维多利亚地区(澳大利亚维东南部)发生的分支杆菌性溃疡病例分布
p1044大捻中牛海绵状脑炎的传染性//Andrew A. Cunningham, James K. Kirkwood, Michael Dawson,等
在所有自然暴露于牛海绵状脑炎(BSE)病原中,大捻,一种来自非州的非家养的似牛的弯角羚,似乎最敏感于这种疾病。我们呈送的鼠生物 测定结果显示,牛的可传播海绵状脑炎(TSE)的感染性的组织分布更加局限。相对于牛的BSE,大捻的BSE的感染如TSE分布一样范围广泛。BSE病原 体也在先前未报告传染性的自然感染TSE的任何皮肤、结膜、腮腺和组织中被检测出来。大捻的BSE传染性分布提示这种疾病传播的可能途径和需进一步加强在 其他宿主种类中TSE感染病原分布的研究。
P1120 2002年伊利诺斯州鸟的西尼河病毒抗体的阳性率//Adam M. Ringia,Bradley J. Blitvich, Hyun-Young Koo,等
2002年对1784只伊利诺斯州鸟检测西尼河病毒抗体有94只阳性。被捉住的和市内的鸟比自然地区的鸟有较高的血清阳性率,北部和中部伊利诺斯州鸟血清阳性率高于南部,雏鸟和成人鸟没有显著不同的暴露率。
表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2002年伊利诺斯州鸟的西尼河病毒抗体阳性率
| 
				 顺序  | 
			
				 一般名字  | 
			
				 检测数  | 
			
				 西尼河病毒抗体阳性(%)  | 
			
				 95%可信限  | 
		
| 
				 | 
		||||
| 
				 鹅类  | 
			
				 加拿大鹅  | 
			
				 253  | 
			
				 3 (1.2)  | 
			
				 0.3 to 3.4  | 
		
| 
				 伍德鸭  | 
			
				 120  | 
			
				 3 (2.5)  | 
			
				 0.5 to 7.1  | 
		|
| 
				 其他3种  | 
			
				 35  | 
			
				 0  | 
			||
| 
				 鸽类  | 
			
				 Mourning 鸽子  | 
			
				 11  | 
			
				 1 (9.1)  | 
			
				 0.2 to 41.3  | 
		
| 
				 Rock 鸽子  | 
			
				 20  | 
			
				 11 (55.0)  | 
			
				 31.5 to 76.9  | 
		|
| 
				 鹑类  | 
			
				 鹌鹑  | 
			
				 22  | 
			
				 6 (27.3)  | 
			
				 10.7 to 50.2  | 
		
| 
				 家养鸡  | 
			
				 63  | 
			
				 5 (7.9)  | 
			
				 2.6 to 17.6  | 
		|
| 
				 其他2种  | 
			
				 16  | 
			
				 0  | 
			||
| 
				 雀形目的鸟类  | 
			
				 雪松朱缘蜡翅鸟  | 
			
				 5  | 
			
				 1 (20.0)  | 
			
				 0.5 to 71.6  | 
		
| 
				 蓝蜡嘴鸟  | 
			
				 2  | 
			
				 1 (50.0)  | 
			
				 1.2 to 98.7  | 
		|
| 
				 靛青颊白鸟  | 
			
				 28  | 
			
				 1 (3.6)  | 
			
				 0.1 to 18.4  | 
		|
| 
				 北 Cardinal  | 
			
				 129  | 
			
				 16 (12.4)  | 
			
				 7.3 to 9.4  | 
		|
| 
				 美国乌鸦  | 
			
				 157  | 
			
				 5 (3.2)  | 
			
				 1.0 to 7.3  | 
		|
| 
				 红翼山鸟  | 
			
				 39  | 
			
				 3 (7.7)  | 
			
				 1.6 to 20.9  | 
		|
| 
				 棕色鸫鸟  | 
			
				 19  | 
			
				 2 (10.5)  | 
			
				 1.3 to 33.1  | 
		|
| 
				 灰猫鹊  | 
			
				 72  | 
			
				 6 (8.3)  | 
			
				 3.1 to 17.3  | 
		|
| 
				 灶巢鸟  | 
			
				 32  | 
			
				 1 (3.1)  | 
			
				 0.1 to 16.2  | 
		|
| 
				 家麻雀  | 
			
				 185  | 
			
				 21 (11.4)  | 
			
				 7.1 to 16.8  | 
		|
| 
				 美国罗宾  | 
			
				 79  | 
			
				 3 (3.8)  | 
			
				 0.8 to 10.7  | 
		|
| 
				 Swainson画眉  | 
			
				 32  | 
			
				 1 (3.1)  | 
			
				 0.1 to16.2  | 
		|
| 
				 其他45种  | 
			
				 422  | 
			
				 0 (0)  | 
			||
| 
				 具硬鬃的动物类  | 
			
				 大角猫头鹰  | 
			
				 9  | 
			
				 4 (44.4)  | 
			
				 13.7 to 78.8  | 
		
| 
				 其他2种  | 
			
				 3  | 
			
				 0  | 
			||
| 
				 其他 (5 个顺序)  | 
			
				 10 种  | 
			
				 31  | 
			
				 0  | 
			|
| 
				 合计 (10 个顺序)  | 
			
				 81 种  | 
			
				 1784  | 
			
				 94 (5.3)  | 
			
				 4.2 to 6.4  | 
		
P1129 美国加强西尼河病毒的监测工作//John S. Brownstein,Theodore R. Holford,Durland Fish
我们建立一县级水平的西尼罗河病毒危险图,并提供这一方法作为人类疾病的早期预警系统。我们也证实了对蚊子的监测比对死亡和感染的野生鸟类监控更能准确预言人类危险。
P1147 美国多个州的志贺氏细菌性痢疾爆发与商业精制食品的关系//Akiko C. Kimura, Kammy Johnson,Mary S. Palumbo,等
在2000年,涉及到全国范围406人的志贺氏细菌性痢疾病可追踪到一种精制的商业浸液。一个患痢疾病的雇员可能无意污染了制造设备。这次爆发证实了食物供应系统的脆弱性,感染性病原菌通过广泛分布的食物点源污染而快速散开。
表 美国2000年1月与五层豆浸液有关并经过培养证实为志贺氏菌病例居住州分布
| 
				 州  | 
			
				 病例  | 
		
| 
				 阿拉斯加州  | 
			
				 1  | 
		
| 
				 亚利桑那州  | 
			
				 1  | 
		
| 
				 加利福尼亚  | 
			
				 217  | 
		
| 
				 爱达荷州  | 
			
				 13  | 
		
| 
				 伊利诺斯州  | 
			
				 2  | 
		
| 
				 明尼苏达州  | 
			
				 1  | 
		
| 
				 俄勒冈州  | 
			
				 31  | 
		
| 
				 新墨西哥  | 
			
				 2  | 
		
| 
				 内华达州  | 
			
				 6  | 
		
| 
				 华盛顿  | 
			
				 132  | 
		
| 
				 合计  | 
			
				 406  | 
		
P1154 人类人麦塔肺病毒F基因的全球基因差异性//Guy Boivin, Ian Mackay,Theo P. Sloots,等
我们分析了8个国家64例人麦塔肺病毒,用系统发生法分析提示存在两组(A和B,氨基酸同一性93%~96%)和四个亚组。虽然A组为优势菌群,占所有菌群的69%,同样多的B菌群发现在3岁及3岁以上人群。
	
图1 来自许多国家64例人类人肺间质病毒株F基因的系统性分析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勇 黄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