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2, Issue 6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6年第6期

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907  秘鲁和玻利维亚儿童体内共生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作者:A. Bartoloni, L. Pallecchi, M. Benedetti, 等

应用快速筛选的方法,调查了秘鲁和玻利维亚4个城市社区1374名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高耐药率的抗生素包括氨苄 青霉素(95%),甲氧苄氨嘧啶(94%)、四环素(93%)、链霉素(82%)、氯霉素(70%)。低耐药率包括萘啶酮酸(35%)、卡那霉素 (28%)、庆大霉素(21%)、环丙沙星(18%)。头孢三嗪和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的耐药性不常见(<0.5%)。在随机抽取的1080株耐药 分离株中,有90%表现为多重耐药(MDR)表型。结合实验表明,2种最为常见的多耐药表型(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和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甲 氧苄氨嘧啶/氯霉素)可以被完整地转移。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基因为blaTEM,tet(A),tet(B),drfA8, sul1,sul2和catl。这些发现强调了各种资源匮乏的社区中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严重性,这种耐药性的现象亟需加以监测和控制。

P.997  预防人兽间流感病毒感染//作者:A. Ramirez, A.W. Capuano, D.A. Welllman, 等

对49名养猪业人员以及79名无暴露的对照人员进行猪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评价。多变量模式表明,从业人员中很少使用手套的(几率[OR]:30.3)和经常吸烟的人员(几率[OR]:18.7)既往感染过猪H1N1型流感病毒。这些发现对应对流感大流行有所帮助。

据估计,美国每年因流感病毒导致36 000人死亡,200 000人住院。目前在亚洲和东欧暴发的禽流感提醒我们,这些病毒可能会引起人类的疾病。猪的细胞表达唾液酸受体,可以为猪、人和禽流感病毒所识别,这些受 体促进了流感病毒的种属间交叉传播和新流感病毒的产生。已报道的流感病毒在人和猪之间相互传播的病例,印证了这种潜能。

在封闭的饲养场所内工作的人员处于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度危险的状态中。他们的工作涉及和猪、包括病猪的密切接触。这种断面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这些工作人员是否既往感染过猪流感病毒,从而确定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

P.1005 从鼠到猴,荷兰发生牛痘病毒传播//作者:B.E.E. Martina, G. Van Doornum, G.M. Dorrestein, 等

我们报道了一起在外来动物居留地的猴子中暴发牛痘病毒感染。对暴发期间进入居留地的不同的啮齿类动物,采集血液样本和咽拭子标本用血清学和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了检测。序列比较和血清学结果表明是褐家鼠将病毒传播给了猴子。

牛痘病毒(CPXV)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成员,与天花病毒、痘苗病毒以及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在抗原性和遗传上相关。随着天花病毒的消灭,常规牛痘病毒免疫接种的停止,为动物痘病毒感染人类创造了条件。然而,牛痘病毒极少引 起人患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后常导致局部损伤,主要在手指、手或者脸部。但有报道,免疫缺陷病人感染会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牛痘病毒的储存宿主是一些野生啮齿类动物,牛、家猫和人属于机会性感染宿主。在欧洲,欧鼦(clethrionomys glareolus)和长尾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是这种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而在褐家鼠(rattus morvegicus)中仅零星发现。家猫在牛痘病毒传播到人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啮齿类动物直接传播到人类也有过报道。在美国,土拨鼠(Cynomys ludovicianus)被认为是猴痘病毒潜在的储存宿主,易通过带毒野生啮齿类动物感染牛痘病毒。这里我们报道一起通过接触带毒褐家鼠,导致非人灵长类动物牛痘病毒暴发的事件。

P.1022人和马中的西尼罗病毒感染,古巴 //作者:M. Pupo, M.G. Guzman, R. Fernandez, A. Llop, 等

古巴2002年建立了检测西尼罗病毒的监测系统。2003和2004年,通过血清学分析证实了4例无症状的马和3例人脑炎病例。这些结果系西尼罗病毒在古巴活动的首次报道。

西半球首次检出西尼罗病毒是在1999年纽约的一次脑炎暴发中。遗传分析显示1999年暴发的西尼罗病毒和1998年流行在以色列的病毒非常 相似。最近在美国和加拿大暴发的西尼罗病毒造成鸟类大量死亡,马感染后患病,并导致几千例严重神经疾患的人类病例。影响范围迅速扩散到整个北美大陆。墨西 哥、加勒比以及中南美洲的人、马以及鸟类中发现西尼罗病毒的感染,显示了病毒正向南传播。由于古巴和美国流行西尼罗病毒的地区很接近,而且最近的证据显示 该病毒已扩散到加勒比地区,因此古巴建立了西尼罗病毒监测系统。从2002年开始,古巴的医疗服务部门、农业部、兽医服务部门建立了国家监测计划,检测鸟 类、马以及人间的西尼罗病毒活动情况,在这篇报告中我们总结了监测活动中的几个重要发现。

P.1025 隐孢子虫混合感染和HIV//作者:V. Cama, R.H. Gilman, A. Vivar,  等

在21例少见的犬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canis)和猫隐孢子虫(C. felis)感染者中,7例有不同种类隐孢子虫的混合感染。其中有6例感染两种、1例感染3种隐孢子虫。隐孢子虫混合感染可能比以往想象的要更频繁,对隐孢子虫病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以考虑。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能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免疫抑制病人感染后将终生受到慢性腹泻的威胁,特别是当他们的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时。在免疫抑制病人中至少发现了7种隐孢子虫感染。然而,同时或混合感染在隐孢子虫的致病性和传播中的作用尚不明了。人隐孢子虫(C. hominis)和小球隐孢子虫(C. parvum)混合感染已经在多个瑞士和英国的病人中发现并报道过。另外,英国的研究报道了4例同时感染这2种隐孢子虫的病例,其中2例系经水传播,另2例为1995~1999年间零星发现的病例。最近的一项研究在来自苏格兰阿伯丁郡135份的标本中,发现有12%标本同时感染了C. hominisC. parvum。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研究也发现在38份保存的人的标本中有两份同时感染有这两种隐孢子虫。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隐孢子虫混合感染的现象并非少见。

由于聚合酶链(PCR)反应偏向于扩增优势基因型,或者由于分子诊断方法的局限性,隐孢子虫混合感染不易于用常规的分子诊断方法进行鉴别。比如,由于小亚基(small subunit, SSU)rRNA基因较其他基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易在更多数的型别中被检出,因此常被应用于PCR-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基因分型中。

在秘鲁,以往的两个研究应用了基于SSU-rRNA的PCR-RFLP方法,对儿童和艾滋病人的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在两类不同人群中均发现有不同的隐孢子虫感染,以人隐孢子虫(C. hominis)为主,依次为小球隐孢子虫(C. parvum)、火鸡隐孢子虫(C. meleagridis)、犬隐孢子虫(C. canis)、猫隐孢子虫(C. felis),几乎没有检出混合感染。然而,最近应用PCR特异性扩增C. parvum或基因型与其关系密切的隐孢子虫DNA的方法,证实了以往诊断仅感染C. canisC. murisC.suis的标本中,同时也感染有C. hominis。近期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基于SSU-rRNA的PCR-RFLP方法在C. parvumC. hominis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仅有31~74%。

图: 确诊感染Cryptosporidium canisC. felis的标本中进行的多位点PCR-RFLP分析。

A)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泳道1~3为C. canis感染标本,4~5为C. felis感染。各标本分别扩增小亚基(SSU)rRNA、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隐孢子虫卵囊壁蛋白(COWP)基因。所有照片中使用的分子量标准均为100bp ladder。

B)DHFR扩增产物用BpuAI进行RFLP分析。1、4、5为C. hominis,2为C. parvum,3为C. meleagridis

C)COWP扩增产物用RsaI进行RFLP分析。1、4、5为C. hominis,2为C. parvum,3为C. meleagridi

D)SSU rRNA扩增产物分别用SspI(左)和VspI(右)进行RFLP分析。1~3对应于C. canis,4~5为C. felis

(翁育伟 译)

Page cre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5,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