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3, Issue 12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7年第12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

摘译

全球化及动物贸易对传染病生态学的影响

摘自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Animal Trade on Infectious Disease Ecology//Nina Marano, Paul M. Arguin, and Marguerite Pappaioanou

黄  丰摘译, 邓艳琴审校

本期《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人兽共患病专辑中关于狂犬病和马尔堡病毒的文章阐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讨论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宿 主—蝙蝠。这些文章以及今年9月8日“世界狂犬病日”备受关注,提醒人们全球化是如何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动物贸易。世界范围内的动物流动增加了人兽共患病 疫源地变化的可能性,将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动物全球性流动的规模大的惊人。据统计,2000~2004年有37 858 179只活动物由163个国家通过合法途径进口美国。这些动物包括两栖、禽鸟、哺乳类和爬行动物,其中有亚洲短尾猿、南美洲的啮齿类和非洲的猫科动物。

美国从世界各地进口动物有几个原因:动物园展览、科技教育研究、动物保护项目、食品及其产品;有时作为伴侣动物,或随旅游观光和移民进入。然 而宠物商业的繁荣也需要增加进口动物。许多情况下进口和贸易的动物为外来物种。这是一种危险的贸易,因为许多野外捕获的动物未经驯化饲养,大多数动物在美 国入境前后未作筛查人兽共患病。有报道在这类运输中动物的死亡率较高。商业性质的动物进口使人类健康不断受到威胁。2003年猴痘传入美国,当时有一批非 洲啮齿动物在美国配销给各地的外国宠物经销商,其中1名经销商将它们和草原土拨鼠关在一起。由于鼠发病,引起47人受传染,其中有土拨鼠的主人及照顾患病 动物的兽医。除猴痘以外,人群中暴发土拉菌病和沙门氏菌病通过溯源都可找到与草原土拔鼠或美洲豪猪的接触史。外来物种作为宠物会给农副业、野生动物保护和 生态系统带来意外风险,如非洲大蜗牛被丢弃到农田后成为农业公害。繁殖迅速, 消耗大量的植物,又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传播广州管圆线虫。作为宠物的蟒蛇被丢弃到湿地后成为凶猛的掠食者,打破了自然界中原有食物链的平衡。在活鲜水产品 市场,进口的黑鱼味道鲜美,但当鱼被丢弃进池塘和水沟后不久,就取代本土生物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黑市中有利可图的非法外来野生动物贸易对许多濒临 灭绝的物种构成威胁。

     要买外来动物很容易,只要查近期的互联网。网上几乎能买到任何种类的外来物种动物作为宠物。这与到合法宠物店购买不同,这些商店有营业执照或审查的限 制。 作为科学家也许建议利用常规的手段解决问题,比如对一些已知病种,通过可靠的实验室检测对动物进行到港后筛查或常规治疗(如果已有检测手段或疗法),或对 动物进行适当时间的检疫。但这些方法多数不适用于检测大批量的进口动物,而且不能用来预防新发或再发的传染病病原及感染。唯有限制进口才是唯一预防外来传 染病的传入。

     尽管进口外来动物必须付出社会代价,而且在管理、执行与协作方面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我们还是有必要进口某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并从中获益。例如许多项目,如野 生动物的保护和物种延续是必须依靠进口外来动物,包括动物园里饲养的濒危物种。人们从驯养动物、应对疾病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动物协会通过使用合法进口 的动物使得保护濒危物种的教育工作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合法进口动物和在动物研究机构的展出,包括蝙蝠在内的许多动物,可能已经在自然界中灭绝。

输入性人兽共患病的防治亟需各种涉及人类、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的人才和机构共同参与。这样的合作有益于公众、动物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比如狂犬病的防治,可由公共卫生人员和兽医组成团队进行综合控制,例如立法要求栓养、为狗注射狂犬疫苗等。

在过去以人兽共患病为主题的3期专刊中,我们呼吁公共卫生与兽医部门不断共同努力,以减轻由于动物无限流动所带来的对传染病生态学的不利影 响。预防性措施包括减少对外来动物的供、需两方面。但要各个部门完全履行对人类、牲畜、野生动物健康的各种责任仍然是一种挑战。印刷关于由外来生物引起传 染病风险的指导性宣传品,有利于提高风险意识、降低对外来动物的需求。然而,没有哪个机构能单独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联邦机构、野生动物协会、兽医学会 和私人企业的共同参与,我们才能更好地控制动物的全球性流动,降低新的地区发生输入性新发传染病的危险。

2006年美国兽医学会主席Roger Mahr 发出了“共同的医学” 倡议,因此而成立了美国“共同的健康”特别工作组,将有关野生动物、环境、人类以及家畜各个部门联合起来精诚协作,改善和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这种协作方 法,受到许多利益相关部门(stakeholder)的大力支持,可以将有关传染病生态学的更为广泛的各方面统筹考虑,增强我们预防疾病的能力,比简单应 对新的传染病暴发更行之有效。我们期待特别工作组的有效工作、密切的跨学科互相协作,以及包括EID读者在内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为减少活动物的贸易规 模,保护人类、动物健康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P1821加拿大黑雁(Branta canadensis)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易感性//John Pasick,* Yohannes Berhane,* Carissa Embury-Hyatt,

候鸟在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病毒(H5N1)从亚洲到欧洲、非洲的远距离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虽然对数量庞大的多种健康候鸟的抽样调查并未发现候鸟能携带H5N1进入欧洲,但对病、死候鸟的监测已经表明,缄默天鹅 (Cygnus olor) 和疣鼻天鹅(C. cygnus) 可以作为前哨动物。由于担心候鸟可将H5N1亚型传播到西半球并导致它在自由生活的鸟类种群的定植,我们对数种北美本土的鸭或鹅的易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我们检测了加拿大黑雁(Branta canadensis)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易感性,这种黑雁在泛农业区域和城郊环境中具有很大的种群数量。如果H5N1定植在北美的野禽种群中,加拿大黑雁将可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P1828越南的鱼源性人兽共患肠吸虫//Do Trung Dung, Nguyen Van De, Jitra Waikagul,

鱼源性人兽共患吸虫中,肝吸虫在越南已有文献记载,但肠吸虫却从未报道。最近在野生和养殖的鱼类中发现此类吸虫的囊蚴,促使我们对食用生鱼的 社区进行了危险性评估。对615人的粪便检查结果吸虫卵的感染率为64.9%。为了进行吸虫种类的鉴定,我们对感染民众进行了肝吸虫和肠吸虫的驱虫治疗, 结果发现51.5%病例感染华枝睾吸虫,全部病例感染异形科4种肠吸虫中的至少1种。数量最多的是单睾属吸虫(占90.4%病例查到虫卵)。这些结果显示在传统食用生鱼地区,鱼源性肠道寄生虫是一种未受重视的食物危险因子。

1834动物源性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群的出现//Inge van Loo, Xander Huijsdens, Edine Tiemersma,I等

2003年,在荷兰出现了1株新的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用SmaI脉冲肠凝胶电泳无法对其进行分型 (NT-MRSA)。我们研究了从人分离的NT-MRSA与动物宿主的关系。在加强监测后,NT-MRSA的出现频率从2002年的0%上升到2006年 7月的>21%。NT-MRSA的分布与养猪场有关。病例对照研究显示NT-MRSA的携带者通常是养猪者或养牛者(养猪农民的比值比OR为 12.2,95%可信限CI为3.1-48.6;养牛农民的OR为19.7,95% CI 2.3–169.5)。分子分型表明NT-MRSA株都属于一个新的克隆复合群ST398。本研究显示动物宿主的MRSA最近已经进入人群,并在在荷兰所 有的MRSA占20%以上。

P1847马尔堡病毒的储存宿主研究// Robert Swanepoel, , Sheilagh B. Smit, Pierre E. Rollin,

为确定马尔堡病毒(MARV)的储存宿主,我们调查了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一个矿上的动物种群。该矿和1998-2000年间的马尔堡出血热 迁延爆发有关。我们在12只蝙蝠上发现了MARV核酸,占了2种食虫蝙蝠和1种果蝠的3.0%-3.6%。检测了果蝠和1种食虫蝙蝠体内的MARV抗体, 前者阳性率为20.5%,后者为9.7%,但未能分离出病毒。

P1860免受人致病性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的猪群//Truls Nesbakken,Terje Iversen, and Bjørn Lium等)

猪肉制品是食源性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的1种重要感染来源,因而在猪群中消灭此病原体是生产无致病原猪肉的重要措施。免受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O:3/生物型4感染的猪群已经建立并保持传代。根据血清学检测和培养结果,16个无特定病原体感染的猪群中有15个未受结肠炎耶尔森氏菌O:3/生物型 4感染。这种封闭式繁殖方式已经使猪群自1996年起即保持免受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状态,提示可以通过养殖无人病原体感染的猪群以提供无动物源性病原的 猪肉。

P1865加拿大1名儿童感染猪流感(H3N2)及可能存在社区传播Joan L. Robinson, Bonita E. Lee,* Jagdish Patel,

1株分离自加拿大公共农场1名7个月大的入院婴儿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被命名为A/加拿大/1158/2006,可能来源于猪。该患 儿已康复。采用针对A/加拿大/1158/2006的血凝素抑制试验对农场90名员工中的54名作血清检查查。指征病例、7个家庭成员中4个、46个非家 庭成员中4个被证实为血清阳性,阳性者在调查之前的一年中均未因呼吸道疾病而住过院。在该农场12周~6个月龄的10只猪中,有1只血清阳性。在加拿大, 人感染猪流感尚未获得足够认识,因为病毒可以通过适应或重排形成足以引起人间传播的毒株,所以应考虑将猪场员工的常规监测纳入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工作 中。

P1871猪场员工与猪流感病毒感染//Gregory C. Gray, Troy McCarthy, Ana W. Capuano,

2004年,来自农业卫生研究(Agricultural Health Study)项目的803名衣阿华州农民参加了一项为期2年的动物源性流感传播的前瞻性研究。收集入伍时的人口统计学、职业暴露以及入伍后第12个月和第 24个月的随访资料,寻找猪接触史与发生流感病毒感染之间是否相关的证据。在使用多变量调整的比例比模型分析时发现,入伍时有猪暴露史的农民(比值比 OR54.9,95%可信限CI 13.0–232.6)和他们无猪暴露史的配偶(OR 28.2, 95% CI 6.1–130.1)猪流感病毒(H1N1)抗体水平升高的机会增加。通过自我报告流感样疾病的资料、入伍时和随访期间血清样品的比较以及从1名患病猪场 农民分离到1株重排的猪流感病毒(H1N1)均获得了职业性猪病毒感染的诸多证据。表明猪场员工及他们的无猪暴露史配偶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的危险性在增加。

P1879南非再发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病毒分子特征//Cheryl Cohen, Benn Sartorius, Claude Sabeta

南非林波波省的犬狂犬病发病数从2004年的5例上升到2006年的100例。最后一例人狂犬病的确诊于1981年,但在2006年2月证实 了1例指征病例后开展的调查发现,2005.08.05~2006.12.31期间共有21例确诊病例、4例可能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有12例病例由于原 先未考虑狂犬病,是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的,其中6例向乡医寻诊,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腹部症状为主,7例检测肝酶活性的患者中6例有升高。分子遗传学分 析显示,此次爆发的病毒株与近期津巴布韦南部的犬株非常接近。人狂犬病病例的逾期诊断可能由于在本病多年的有效控制之后,临床疑诊本病减少以及临床表现不 典型造成的。

P1887牛的水貂传染性脑病和鼠模型L型牛海绵状脑病的表型相似性//Thierry Baron, Anna Bencsik, Anne-Gaëlle Biacabe,

水貂传染性脑病(TME)是牧场养殖水貂的1种食源性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推测感染反刍动物TSE是其原因,但TME的准确起源仍 然不清楚。为比较每种TSE的表型,将牛TME传代株和3株不同的牛海绵状脑病(BSE)病原(典型BSE,H型BSE和L型BSE)分别接种表达绵羊朊 蛋白的转基因鼠(TgOvPrP4)。转基因鼠对牛传代TME、典型BSE和L型BSE易感,但对H型BSE不敏感。根据生存期、脑损害形式、疾病相关朊 蛋白在脑的分布和具蛋白酶抗性朊蛋白的生化特点,与L型BSE和牛TME相比,典型BSE在TgOvPrP4鼠表现为独特的表型。L型BSE和牛TME在 TgOvPrP4鼠的表型相似性提示L型BSE比典型BSE更有可能成为TME的来源。

P1895德国1962-2005年间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的变化//Sascha Al Dahouk, Heinrich Neubauer,† Andreas Hensel

通过对德国1962-200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资料和1995-2005年结合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获得了此病的的流行病学趋势。 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在经历了1962-80年代的稳步下降之后,最近几年的病例数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土耳其移民发病率最高,达0.3/10万,而德国 人口的发病率仅为0.01/10万,发病率比为29:1。在有暴露危险的病例中,59%与食用未经消毒的来自布鲁氏菌病流行区的奶酪有关。诊断延误时间平 均为2.5个月,病死率从1978-1981年的0.4%上升到1998–2001最高的6.5%。德国布病的流行特征已经从原先的德国本土的地方性职业 病演化为与旅行相关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主要感染土耳其移民。较长的诊断延误期和高病死率均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措施。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艳琴摘译 欧剑鸣校)

Page cre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5,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