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0, Issue 4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新观点: P. 561–567
经济学研究和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P. 561
作者:Nicholas Graves
已有很多防止医源性感染的经济学研究一般性论述。但是缺乏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对其进行经济学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所需的重要概念和机制的 明确阐述。本文解释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关键经济学概念,利用虚拟数据构建了相关的模式,找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1)进行感染控制的资金投入,2) 合适的感染控制系统。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预防医源性感染的经济学概念和模式。
乌干达1900-1920年昏睡症疫情的再分析
P. 567
作者:E.M. Fèvre, P.G. Coleman等
昏睡病一直是乌干达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00-1920年昏睡病在乌干达南部地区,尤其是Busoga地区发生大流 行,250,000人死于昏睡病。这一次疫情一直被认为是由一种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寄生虫-冈比亚布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引起的。Bosoga地区仍有昏睡病病例,据说它是由1940年由赞比亚传播到乌干达的罗德西亚布氏锥虫引起的。19世纪早期有关昏 睡病的临床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900-1920年昏睡病的临床病程明显不同于冈比亚布布氏锥虫感染病例,但是却与罗德西亚布氏锥虫感染的病程相似。这些 发现说明当时就有罗德西亚布氏锥虫昏睡病病例,并引起流行。本文重新评价这些数据的有关历史。
摘要:P. 574
儿童流感预防和控制
P. 574
作者: Nicola Principi, Susanna Esposito
全球对儿童流感免疫的评估结果显示现有指导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多数流感并发症的高危儿童并没有接受免疫,因而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努 力保护他们。另外强烈建议对6-23个月大的儿童及和与他们有密切接触的人进行流感疫苗接种。也应当对以下儿童进行免疫:患有复发性中耳炎或呼吸道感染的 儿童,日托或学龄儿童。日托和学龄儿童由于可能受到流感的社会-经济影响也应接受免疫。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教育医生和病人家长流感相关疾病和并发症、成 本-效果分析、疫苗的安全性、充足的疫苗供应和鼻内药物和器械的可用性。
研究性论文:P. 581–700
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临床批准抗病毒药物治疗SARS
P. 581
作者:Emily L.C. Tan, Eng Eong Ooi等
一种新型人类冠状病毒引发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现在没有有效药物治疗SARS病毒感染。我们研究是否一组流通抗病毒药物在实验室条件具有 抗病毒效果。我们使用一种能够评估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作用的药物筛查测定系统评估19种临床批准的药物,它们包括似核苷类药物、干扰素、蛋白酶抑制剂、逆 转氨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研究显示干扰素亚型,β―1b,α-n1,α-n3和人类白细胞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的细胞病变作用有全面抑制作 用。这些发现支持批准临床试用的干扰素治疗SARS的作法。
香港SARS传播、风险因素及预防
P. 587
作者:Joseph T.F. Lau, Hiyi Tsui等
我们分析了香港1,192名SARS疑患病人的资料,其中26.6%在医院工作,16.1%来自一个家庭并有很大可能发生了继发性感 染,14.3%是Amoy Gardens地区的居民,4.9%是门诊病人,9.9%与患者有接触但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剩余的347名患者(29.1%)没有明确的感染来源。排除 年龄小于16岁的患者,330名没有明确感染源的患者按照1:2的比例分成实验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到中国大陆、医院或 Amoy Gardens地区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几率1.95至7.65)。在公众场合多使用口罩、多洗手、多对居室消毒是重要的保护因素(几率0.36至 0.58)。在香港社区感染不是主要感染途径,公共卫生措施对SARS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1型登革热病毒取代2型、3型和4型登革热病毒造成缅甸登革热爆发
P. 593
作者:Hlaing Myat Thu, Kym Lowry等
2001年缅甸发生最大的登革热大流行,出现15,361个登革热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病例,其中192名患者死亡。当年从样品中 分离的登革热病毒毒株95%是血清1型登革热病毒。这种病毒属于两个1998年之前已灭绝的2种登革热病毒种群。2001年感染病例中登革热出血热和登革 热休克综合征的比例与2000年的情况没有统计学上的区别。2000年缅甸发生的登革热病例中1816个登革热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病例的分离毒株也 主要是血清1型登革热病毒。但是,2001年登革热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的比例在统计学上大大高于1998年和1999年发生的登革热疫情。1998 年和1999年发现了4种血清型登革热病毒,1型、2型和3型登革热病毒感染病例的数量接近。2001年大量临床病例的出现的原因部分归结于1型登革热病 毒感染占据了优势。
预测哥伦比亚皮肤利什曼病地域性变化
P. 598
作者:Raymond J. King, Diarmid H. Campbell-Lendrum等
哥伦比亚每年报道约6000个皮肤利什曼病病例,这比80年代增长了两倍多。这些报告低估了真正的发病率,因为皮肤利什曼病的地域分布 可能带有当地医疗机构的偏见。我们调查现有环境方面的数据,分析环境与发生在1079个城市的皮肤利什曼病病例的关系。根据每一个城市的海拔和地表(根据 卫星图像地图)情况或两者设定一个独特的逻辑回归模式。在两者都用数据分析增强其精确性的条件下,地表比海拔的预测能力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使用不同 的模式,反映传播周期的不同,提高了预测的精确性。我们的预测方法与疾病控制政策直接相关,我们的研究显示预测结果在不同发病区域时因阈值不同而发生变 化。这些结果可以鉴别哪些地区可能没有充分报道该地区发生的疫情。
流行病学对肺炎型鼠疫的发病模式的决定因素
P. 608
作者:Raymond Gani, Steve Leach等
由于生成气雾或疾病传入,肺炎型鼠疫对疫区居民的潜在威胁性不断增加。肺炎型鼠疫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我们基于以往的疫情数据进行量化 比较,运用几何概率得出采用疾病控制手段之前每个原发性病例平均传播1.3继发病例(偏差3.1)。我们也发现潜伏期和感染期呈正态对数分布,标准差为 4.3 (1.8)和2.5 (1.2)天。基于这个参数,我们建立了Markov-chain流行病模式展示在疫情控制手段不及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虚拟疫情中索引患者人数不断 增加对发病率的影响。
2001年法属圭亚那发生的登革热地点和时间的特点
P. 615
作者:Annelise Tran, Xavier Deparis等
为了研究2001年法属圭亚那Iracoubo地区登革热疫情,我们记录了所有患者的住址和症状出现的时间。我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 患者的有关信息。使用Knox测试法,一种经典地点-时间分析技术,识别地点-时间聚类。分析相对风险随地点和时间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强调登革热传播中心 最大地域和时间跨度。研究结果显示相对风险的变化在地点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这种情况与昆虫学和流行病学因素,例如蚊子的养育期和寻找宿主的行为,对相 对风险的影响相对应。这个发现说明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解释登革热筛查策略的可能性。
美国华盛顿类分岐巴贝虫感染病例
P. 622
作者:Barbara L. Herwaldt, Guy de Bruyn等
美国已报道的动物源性巴贝虫病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东北部,均系田鼠巴贝虫感染引起。在华盛顿州,已报道的3例巴贝虫病病例均由WA1型 (21326;盛顿1型,30340;缩写)巴贝虫感染引起。我们调查了华盛顿州的一例巴贝虫病病例,该病例男,82岁,脾脏已切除,寄生虫血症水平为 41.4%。我们对其全血标本中该寄生虫的完整18S核糖体RNA基因用PCR进行了扩增。种系分析表明,该寄生虫与欧洲牛的分岐巴贝虫最为接近,但不完 全相同(99.5%同源)。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中,该患者的血清能与分岐巴贝虫发生抗原反应,但不与田鼠巴贝虫或WA1型巴贝虫发生抗原反应。该病例表 明,巴贝虫病能由一种新巴贝虫引起,这种新巴贝虫可通过人工镜检血片发现,但检测田鼠巴贝虫或WA1型巴贝虫的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无法检出这种新巴贝 虫。
台湾最近分离含有PB1–G2基因的甲型流感病毒
P. 630
作者:Guang-Wu Chen, Ching-Chun Yang等
甲型流感病毒病毒含有8个RNA片段和10个病毒蛋白。但是在A/Puerto Ricl/8/34(H1N1)发现了第11个病毒蛋白。这个新蛋白是在PB1基因的备选开放阅读框架解译过来的。我们分析42个台湾新发现的甲型流感病 毒的PB1基因,包括24H1N1和18H3N2型。1个H1N1毒株和17个H3N2菌株含有的90残基的整个PB1-F2 ORF,3个氨基酸。剩下的一个H3N2毒株含有缩短的带79残基的PB1-F2。另一个23H1N1毒株寒带有57aa的PB1-F2。HA和PB1基 因的种系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带有台湾分离毒株的相似聚类,说明两个基因组片段之间没有明显的重新配列。
犹他州东北部考古挖掘点工作人员出现球孢子菌病
P. 637
作者:Lyle R. Petersen, Stacie L. Marshall等
2001年美国犹他州东北部恐龙国家纪念碑附近的考古挖掘点的工作人员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对此已作流行病学和环境学调查以确定其原 因。临床病例出现以下症状中至少两个症状:自述发烧、气促、咳嗽。10名工人符合这个标准;其中9名血清学检查确诊患有球孢子菌病,8名被收治入院治疗。 所有10名患者都在6月19日筛沙现场;9到12天后,他们陆续出现症状(平均10天)。一名2001年9月在该地点工作的工作人员也出现球孢子菌病。对 其它40名在该挖掘地点工作的人员的血清学筛查未发现感染迹象。这个疫情报告记录了一个新球孢子菌病发病中心,并将球孢子菌病在犹他州的分布区域向北部推 动了约200英里。
肯尼亚西部疟疾产妇和围产期艾滋病毒传播
P. 643
作者:John G. Ayisi, Anna M. van Eijk等
为了确定是否患有疟疾会增加产妇在围产期将艾滋病毒传播给孩子的风险性,我们研究肯尼亚西部艾滋病女患者。我们招募了512对母 子;128名(25.0%)患有疟疾,102名(19.9%)儿童在围产期患艾滋病。Log10HIV viral load、会阴切开术和会阴撕裂增加了围产期感染艾滋病的数量,但是胎盘中出现低浓度的疟原虫(<10,000只疟原虫/μL)降低胎儿感染艾滋病 的几率(校正相对危险系数0.4)。同时感染艾滋病和疟疾的产妇中,胎盘中出现高浓度的疟原虫增加婴儿感染病例的数量。胎盘中的疟原虫和围产期产妇将艾滋 病毒传播给孩子的关系复杂多变:将胎盘中疟原虫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可以加强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防止产妇将艾滋病毒传播给孩子。胎盘中疟原虫浓度没有受到 很好的控制从而处于很高的水平会破坏胎盘的结构,激生抗原的产生并诱发艾滋病毒进行复制,从而增产妇将艾滋病毒传播给孩子的风险性。
硬蜱、隐喙蜱和尼罗河病毒
P. 653
作者:Charles Henderson Lawrie, Nathalie Yumari Uzcátegui等
只有认识和控制西尼罗河病毒的病媒和宿主,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毒的传播。蚊子虽然是西尼罗河病毒的主要病媒,但是由于不断从蜱体内分离 出该病毒,我们使用硬蜱、隐喙蜱作病媒蜱西尼罗河病毒传播研究。通过两种蜱吸食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动物血液,我们发现硬蜱不能在体内长久带有西尼罗河病 毒,而隐喙蜱带有西尼罗河病毒的时间长达至少132天,虽然这期间它们会蜕皮并需要吸食一次血液。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隐喙蜱可将病毒传播给啮齿动物,虽然 几率不高。另外当感染病毒的隐喙蜱和未感染的隐喙蜱共同寄居在未受感染的宿主身体上时,病毒在隐喙蜱之间传播。尽管蜱不是西尼罗河病毒的主要病媒,但是我 们的发现提示人们某些蜱可能成为病毒的宿主。
人类偏肺病毒抗原和基因变化
P. 658
作者:Bernadette G. van den Hoogen, Sander Herfst等
人类偏肺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亚科。这个亚科的其它成员,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鸟肺病毒按照基因和抗原的不同被分成不同的亚科。人类 偏肺病毒的不同的基因谱系是按照现已了解的基因序列的区别划分的。我们使用病毒中和法探究不同的基因谱系之间的关系。另外我们通过部分融合蛋白 (n=84)序列的种系分析和全附着蛋白开放阅读框架(n=35)研究人类偏肺病毒的基因多样性。按照附着蛋白基因间的基因序列多样性及病毒中和滴度的区 别,我们将人类偏肺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这两个血清型可以分成两个基因系,但是它们不反映主要的抗原的区别。
法国亚眠出现在免疫活性儿童和免疫抑制成人中的金罗维氏肺孢子虫二氢蝶呤酯合酶遗传型
P. 667
作者:Anne Totet, Sophie Latouche等
至今为止,只通过二氢蝶呤酯合酶位点分析过患肺孢子虫肺炎的免疫抑制病人体内分离的金罗维氏肺孢子虫。我们的研究发现33个免疫活性儿 童感染金罗维氏肺孢子虫肺炎和短期细支气管炎症,13名患肺孢子虫性肺炎的成人这个基因位点发现金罗维氏肺孢子虫基因组。两组患者都在法国亚眠受到监控。 结果显示两组具有相同的金罗维氏肺孢子虫二氢蝶呤酯合酶遗传型特点,提示两组金罗维氏肺孢子虫的传播周期一样。如果这两组感染病例是最早感染金罗维氏肺孢 子虫的病例,那么我们的研究结果预示感染金罗维氏肺孢子虫的所有患者会形成金罗维氏肺孢子虫循环的网络。
脑膜炎奈瑟菌的PorA蛋白 variable regions
P. 674
作者:Joanne E. Russell, Keith A. Jolley等
外层膜蛋白PorA的改变是脑膜炎奈瑟菌的重要特点。因为PorA蛋白是现在正在研制的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的重要成分,并且PorA蛋白 的特点提供了详细的流行病学信息,所以确定PorA蛋白变异具有重要性。脑膜炎奈瑟菌的血清亚型一直根据其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进行定义。但是porA基 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已经确认血清亚型单克隆抗体。许多porA变异无法被识认。另外许多亚型的命名体系也不完善。我们检查了所有现有的porAVR1和 VR2的核苷酸序列,来识别它们的亚型族系。我们设计新的命名系统,使之与旧的血清学命名体系相补充。应建立网络数据库介绍命名体系以及它和以前的命名体 系的关系。
动物饲料中抗药基因
P. 679
作者:Karen Lu, Rumi Asano等
阿伏帕星,是与万古霉素相关的糖肽抗微生物药物,20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生长剂被添加在动物饲料中。已有证据显示这种做法造成了肠球菌产 生对万古霉素的抗药性。含有vanH, vanA和vanX3个基因的基因簇造成了对糖肽高度抗药性。产生万古霉素的Amycolatoposis orientalis C329.2含有与上述基因相同的基因,暗示了这个基因簇的来源。我们发现动物饲料中的阿伏帕星污染了细菌DNA,与VanHAX基因簇相关的核苷酸出现 在这个DNA中,这说明在农业中长期使用阿伏帕星会造成动物细菌含有糖肽抗药基因,然后将之传播给人。
以岸鼠为宿主以跳蚤为病媒的巴尔通体传播研究
P. 684
作者:Kevin J. Bown, Malcolm Bennett等
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巴尔通体与人类和动物源性疾病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我们对多种巴尔通体,特别是侵染野生动物的巴尔通体的生态和流行 病学特点都缺乏了解。以往的研究显示野生节肢动物中存在多种巴尔通体。人们认为它们会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传播,但是对它们具体的传播方式的了解有限。我 们的研究使用岸鼠(bank voles, Clethrionolys glarelus)作为宿主,发现栉眼蚤(Ctenophthalmus nobilis)可以传播至少两种巴尔通体。一种是B. grahamii,以往认为只传染给人类,另一种是B. taylorii。研究结果显示没有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而将两种巴尔通体注射到岸鼠体内时,巴尔通体没有水平传递和垂直传递的迹象。这个发现预示跳蚤可能对 传播某些巴尔通体疾病起着关键作用。
饭店检测评分和消化道传播疾病
P. 688
作者:Timothy F. Jones, Boris I. Pavlin等
美国卫生部门对饭店作定期检查,但是这些部门对饭店的食物安全检查的有关数据却有限。我们调查了1993年1月到2000年4月田纳西 州有关的检查数据记录。数据包括对167,574个饭店的检查结果。从1993-2000年饭店的平均分从80.2升至83.8。12个经常出现的违反食 品安全规定的行为中无严重违规行为。分数低于60分的饭店在之后的检查中分数平均提高16分。出现消化道传染病的饭店的平均分数与未出现消化道传染病的饭 店的分数没有区别。一系列因素影响对饭店的检查标准的一致性。为了确保食物安全,应研究饭店检测评分系统。
智利禽流感研究
P. 693
作者:David L. Suarez, Dennis A. Senne等
A型流感病毒侵染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鸟类,有时也在人类食用的鸡和火鸡中引发流行病。还未在南美州的野生鸟类和家禽中分离出流感病毒毒 株。最近低致病性H7N3型禽流感侵袭智利的鸡,1个月后家禽死亡率骤升,随后分离出高致病性H7N3型禽流感病毒毒株。本研究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高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所有8个基因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血细胞凝集素裂生部位,两种病毒只有微小的区别。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其它低致病性H7型 病毒有相似的裂生部位,但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株在该部位嵌入一个30-核苷酸。这个由血凝集基因和核蛋白基因重组造成的变化造成病毒的致病力变化。所 有8个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显示智利发现的病毒与其它的禽流感病毒有明显的区别,代表了禽流感病毒南美分支。
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儿科住院病人感染人类偏肺病毒
P. 700
作者:James A. Mullins, Dean D. Erdman等
最近的研究认为引起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类偏肺病毒(metapneumococcus)感染和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的严重 程度相似。我们研究来自29个美国城市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儿科病人的668个库存拭子样品(每个住院病人入院时取1个样本)。我们使用逆转录-聚多酶链 反应检测样本中的人类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26(3.9%)个样品中含人类偏肺病毒,125(18.7%)个样品中含呼吸道合 胞体病毒,45(6.7%)个样品中含副流感1、2、3型病毒,23(3.4%)个样品中含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偏肺病毒的儿童年龄大于感染呼吸道合胞体病 毒的儿童。感染人类偏肺病毒的儿童需要重症看护和接受吸氧治疗的次数与感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儿童相近。因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儿童中,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 发病率低于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但是两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相似。需要进一步研究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特点和它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通讯:P. 706–747
对法国瓜德洛普地区西尼罗河病毒的研究
P. 706
作者:René Quirin, Michel Salas等
为了确定西尼罗河病毒是否出现在瓜德洛普群岛,2002年我们对当地的马和鸟进行血清学检查。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检查、酶联免疫吸收试验及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存在西尼罗河病毒。6个月后发现西尼罗河病毒马血清转化出现率很高。
西尼罗河病毒和美国鸦高死亡率的研究
P. 709
作者: Sarah A. Yaremych, Richard E. Warner等
我们记录西尼罗河病毒对美国鸦的影响。当地超过三分之二的鸦死于西尼罗河病毒。栖息地的蚊子的密度最高时,鸦的死亡率达到峰值。美国鸦体内出现西尼罗河病毒抗体的发生率很低。当西尼罗河病毒到达新的栖息地时,对当地生态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巴巴利短尾猿感染西尼罗河病毒脑炎
P. 712
作者:Rolf-Arne Ølberg, lan K. Barker等
多伦多动物园一只年老的巴巴利短尾猴因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患脑炎。脑炎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并出现其它症状。该猴最后被施行安乐死。诊断基于脑损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逆转录聚多酶链反应和病毒分离结果。
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
P. 715
作者:Sameer Elsayed, Susan M. Kuhn等
我们描述了1名42岁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罗伯芽生菌病患者。罗伯芽生菌病是一种皮肤真菌感染,很少发生在拉丁美洲以外地区。我们报告加拿大第1例人类罗伯芽生菌病病例,这也是发生在工业国家的第5例该病病例。
2001年古巴哈瓦那发生3型登革热
P. 719
作者:Otto Petáez, María G. Guzmán等
2001年古巴哈瓦那发生登革热疫情,共报道12,899个病例。3型登革热病毒是这场疫情的病原,可引起成人登革出血热,已造成了78例登革出血热病例和3例登革出血热死亡病例。加强控制病媒后,至今无新病例。
2002年德国发生海豹流行病
P. 723
作者:Gundi Müller, Peter Wohlsein等
2002年欧洲西北部约21,700头海豹死于麻疹病毒属病毒。从德国水域分离出1型海豹瘟病毒。P基因序列显示97%的基因序列与荷兰1988年分离的病毒毒株相同,与荷兰2002年分离的毒株100%相同,与丹麦的分离毒株有1个核苷酸不匹配。
首例人类环孢感染研究
P. 726
作者:Edith M. Alfano-Sobsey, Mark L. Eberhard等
我们描述首例使用志愿者进行环孢(cyclospora cayetanensis)感染的研究。我们给7名健康的志愿者注射环孢卵囊(200-49,000个)。志愿者没有出现胃肠炎的症状。他们16周内的大便样品中未发现环孢卵囊。
成功治愈患6型人疱疹病毒引起的脑脊髓炎的免疫抑制病人
P. 729
作者:Eric Denes, Laurent Magy等
我们报告一起6型人疱疹病毒引起的脑脊髓炎病例。患者经对脑脊液中的病毒基因放大检查确诊。由于使用丙磺舒的不良反应,我们使用cidofovir,之后又使用了更昔洛韦。患者之后康复。6型人疱疹病毒是脑脊髓炎的一种诱因。
排除炭疽杆菌
P. 732
作者:Joseph Papaparaskevas, Dimitra P. Houhoula等
优化排除炭疽杆菌感染的方法可以提高功效、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我们使用72个非炭疽杆菌,检验排除炭疽杆菌的方法。最有效的排除方法是使用马血琼脂和在豆汁培养液中孵化2小时检测它的活动性,筛查带有炭疽杆菌的琼脂。
肺结核进入荷兰第10年,发病率仍然高踞不下
P. 736
作者:Annelies M. Vos, Abraham Meima等
来自于肺结核高发国家的移民居住在荷兰10年后,他们的肺结核发病率仍然高踞不下。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以前的感染复燃,另一种是到荷兰后受到感染。疾病控制政策的制定有待于至今未知的高发病率的原因。
西班牙Canary 岛出现鼠型斑疹伤寒并发肾病
P. 740
作者: Michele Hernández-Cabrera等
鼠型斑疹伤寒和类似的疾病有复燃迹象。西班牙Canary岛出现有独特临床特点的鼠伤寒,例如多发并发症,特别是肾损伤(急性肾衰和尿检异常)。在当地肾损伤提示患有鼠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与其它种类的伤寒立克次体或可进行交叉反应的立克次体种类有一定的联系。
美国缅因洲南部海岸须硬蜱带有无形体、田鼠巴贝虫、博氏疏螺旋体
P. 744
作者:Mary S. Holman, Diane A. Caporale等
聚多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测试发现缅因洲的须硬蜱(寄居在鹿身上的虱子)发生多重感染。1995年29.5%,9.5%,1.9%的须硬 蜱分别感染了博氏疏螺旋体、无形体、田鼠巴贝虫。1996和1997年感染无形虫的数量显著减少。1995-1996年301例感染种只有4(1.3%) 例发生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