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2, Issue 6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6年第6期
观察
流感的宿主范围限定和致病性
A型流感病毒可不定期引起大规模流行。导致大流行的病毒都具有一种被称之为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HA)表面糖蛋白的物 质,人类通常对该物质不具有免疫性。HA可通过人类和禽类病毒毒株重组或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的方式进入人体。目前对决定这种种间传播和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因 素仍知之甚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HA蛋白在克服种间传递障碍和决定禽流感病毒毒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近来研究发现,RNA多聚酶 (polymerse,PB2)蛋白也是影响宿主范围限定的重要因素,同时,非结构性(nonstructural,NS1)蛋白可影响宿主免疫反应的启 动。本文总结了当前对决定宿主范围限定和A型流感病毒致病性的病毒学因素的认识。
经验总结
新加坡登革热预防和传病媒介控制35年
经历了为期15年的低发病率之后,登革热近10年来在新加坡呈现复燃态势。我们确认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潜在原因,即群体免疫性下降、病毒在 家庭外传播、感染年龄增加和选择针对病例来控制媒介的方法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登革热发病率的升高。新加坡的经验提示他们在预防登革热方面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有 效维持。为了再次控制登革热的流行,新加坡需要重新实施以全面收集昆虫和流行病资料为基础的传病媒介控制计划。而新加坡领导的东南亚加强疾病监测和控制运 动,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入。
研究论著
2003-2004年流感季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2003-2004年度流感季节共报告了来自9个州的1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其中15例(88%)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MRSA) 感染。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1岁,5例(29%)具有基础性疾病,4例(24%)具有感染MRSA的高危因素。12例(71%)经实验室证实感染了流感病 毒。除1例于入院时死亡外,其余均住院治疗。5例死亡(4例为MRSA感染)。从13例(76%)患者体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11例为 MRSA)。所有分离株中均发现毒性基因,11例(85%)仅携带PVL(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基因。所有分离株均为社区相关脉冲场凝胶电泳型(community-associated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atterns),所有MRSA分离株均具有SCCmec- IVa型(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 type IVa)基因。建议在MRSA高发社区,于流感活跃季节治疗重症CAP时,应常规纳入MRSA治疗。
多药耐药的共生大肠杆菌在秘鲁和玻利维亚儿童中的流行状况
我们采用一种快速筛查方法,调查了对抗生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在秘鲁和波利维亚4个城市的3,174名健康儿童粪便中的流行情况,结果发现,耐药 率较高的药物有氨苄西林(95%)、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 (trimethoprim- sulfamethoxazole,TMP-SMX)(94%)、四环素(93%)、链霉素(82%)和氯霉素(70%);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萘啶酸 (35%)、卡那霉素(28%)、庆大霉素(21%)和环丙沙星(18%);对头孢曲松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则不普遍(<0.5%)。随机分析了一 份包含1,080株耐药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样本,结果显示,90%的分离株具有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表现型。在 结合实验中,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型(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和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氯霉素)可以被完 整传递。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基因为blaTEM、tet(A)、tet(B)、drfA8、sul1、sul2和catl。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在贫困地区也存在抗生素耐药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对该现象进行监测和控制。
尼泊尔加德满都神庙猴与人类共栖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神庙猴可能带来的动物传播性疾病的蔓延,使在这种灵长类动物中进行地方性动物病感染因子的调查成为必然。本研究在Swoyambhu神庙中收 集了39只恒河猴的生物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Western blot、多聚酶链反应,或结合这几种方法,检测到以下感染因子:恒河猴巨细胞病毒(rhesus cytomegalovirus,,RhCMV)、猕猴疱疹病毒-1(cercopithecine herpersvirus1,CHV- 1)、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SV40)、猿猴逆转录病毒(simian retrovirus,SRV)、猿猴嗜T淋巴细胞病毒(simi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STLV)、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和猿猴泡沫病毒(simian formy virus,SFV)。RhCMV的抗体血清流行率为94.9%(37/39),SV40为89.7%(35/39),CHV-1为64.1%(25 /39),SFV为97.4%(38/39)。来Swoyambhu神庙的人类可能具有暴露于这些地方性灵长类动物传播病毒的危险。本文探讨了可能涉及的 公共卫生问题和减少人类与灵长类动物接触的管理策略。
联合免疫后流感嗜血杆菌b再次流行
流感嗜血杆菌b(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在英国儿童中的再次流行可能与白喉/破伤风/非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cellular pertussis,DTap-Hib)的广泛应用有关。我们以176名2-4岁,在婴儿期接受过3次DTP-Hib(DT全细胞百日咳-Hib或 DTaP-Hib)联合疫苗接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在Hib强化注射前后检测了其体内抗多核糖核酸抗体浓度和亲合力。此外,我们还检测了咽部携带Hib的 情况。结果显示,免疫接种前的抗体浓度和接种后的亲合力指数较低(几何平均浓度为0.46µg/mL,95%置信区间〔Cl〕:0.36-0.58;几何 平均亲合力指数0.16,95%Cl:0.14-0.18),与以往接受DTap-Hib接种的次数呈负相关(p=0.02, p<0.001)。在2.1%的研究参与者体内发现了Hib(95%Cl 0.7%-6.0%)。本组资料证实,DTap-Hib联合疫苗对抗体浓度和亲合力的影响与临床Hib疾病存在联系。
巴西眼弓形虫病与刚地弓形虫的遗传分歧有关
以往研究发现,弓形虫病在巴西具有较高的流行率,并经常导致眼部疾患。为了辨别与眼部疾病有关的寄生虫基因型,我们将25株巴西刚地弓形虫的 临床和动物分离株与以往在北美和欧洲鉴定的克隆株进行比较,采取多位点巢式多聚酶链反应与多态内含子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从种系发生学角度进行分类。结 果显示,与以往发现的克隆株相比,巴西刚地弓形虫的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分歧性。从巴西不同地区分离出几种新的优势基因型,其中两种曾引起小规模的食物源性或 水源性感染爆发。该结果显示,刚地弓形虫的遗传结构比以往所了解的更加复杂,单一或多种基因型可在不同地区导致不同的临床弓形虫病表现。
英国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和脑膜炎球菌携带状况
了解脑膜炎球菌携带的影响因素可明确公共卫生干预的目标。在1999年秋季开始大规模接种C型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前,我们采集了大约 14,000名英国青少年的咽拭子样本,并收集了潜在的危险因素资料。在13,919份咽拭子样本中,有2,319份(16.7%)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出入酒馆/夜总会、亲密接吻和吸烟分别与脑膜炎球菌携带风险增加密切相关(p<0.001)。在没有这三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中, 脑膜炎球菌的携带率仅为7.8%,与之相比,具有所有三种危险因素人群的携带率则为32.8%。被动吸烟也与携带风险增高有关,而年龄、性别、缺乏社会照 顾、家庭环境拥挤,或学校因素等的影响很小或没有。社会行为比年龄或性别更能解释青少年中脑膜炎球菌携带率较高的原因。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可降低传播危 险。
中国四川爆发人类猪链球菌感染
2005年7月中旬至8月底,中国四川省共报道了215例人类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 感染病例,其中66例经实验室证实。所有感染者均为家庭养猪农户,曾在屠宰不明原因死亡的猪或病猪过程中直接暴露于感染。61例(28%)患者出现链球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us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其中38例(62%)死亡。其他表现还有脓毒血症(24%)和脑膜炎(48%),或两者同时出现。所有分离株均检测到tuf基因,种特异性16S rRNA、cps2J、mrp、ef和sly基因。单一的核糖分型证实此次爆发由单株猪链球菌感染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引起关注,禁止家庭屠宰终止了此次爆发。
以往疫苗接种者中的腺病毒种间协同感染
尽管腺病毒疫苗接种已经在美国新兵中取得了成功,但急性呼吸系统疾病(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ARD)监测体系仍然发现了突破性感染(与疫苗特异性免疫的腺病毒血清型有关的呼吸系统疾病)。为了研究腺病毒协同感染(多种致病性腺病 毒毒株同时感染)在突破性疾病中的作用,我们采用以下3种方法检测了ARD患者的样本:DNA微阵列技术,多聚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和 多重PCR检测。对1996-2000年间采集的52份样本(21份免疫者,31份未免疫者)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免疫者的样本中均出现了协同感染。这些 协同感染主要为社区获得性的B1和E血清型。未免疫者的样本中仅有E型一种类型与成人呼吸系统疾病有关。本研究罕有地报道了在临床环境中产生的新的重组变 异体的腺病毒协同感染。
球孢子菌病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
环孢子菌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溪谷热)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类似。由于没有特异性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公共卫生统计可能会低估了溪谷热发生的真实频率。因此,我们对近期发病的成年下呼吸 道综合征患者实施了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55例患者中,有16例(29%)经血清学检测证实为溪谷热(95%置信区间:16%-44%)。 81%的溪谷热患者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如果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仅凭患者入选时的症状差异,临床医生无法充分预测溪谷热诊断。因此,溪谷热是暴露于 疾病流行地区后导致CAP的一种常见病因。如果CAP患者曾经在环孢子菌病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过,在诊断时应常规进行该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诺瓦克病毒可特异性黏附于牡蛎的消化组织
导致贝壳类动物传播性胃肠炎爆发的病原体主要是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该类病毒在牡蛎体内的长期存在是维持病毒浓度的活性机制。我们调查了生物累积或附着在组织切片上后,诺瓦克病毒或病毒样颗粒是否可特异性黏 附于牡蛎组织。由于诺瓦克病毒可以黏附在组织血型的碳水化合物上,因此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评估了病毒或病毒样颗粒通过此类配体特性黏附牡蛎组织 的能力。结果显示,病毒颗粒可通过N-乙酰半乳糖胺末端残基(与识别人类组织血型抗原相同的结合位点)结合到碳水化合物结构上,特异性黏附于消化道(中 肠、主肠道、二级肠道和小肠管)。本组资料显示,牡蛎可以选择性聚集人类病原体,常规的清洁方式无法清除诺牡蛎组织中的诺瓦克病毒。
1996-2003年G9型人类轮状病毒在巴西圣保罗的流行情况
为了了解巴西圣保罗市轮状病毒感染状况,我们开展了一项为期8年的调查,共采集了3,101份粪便样本,结果在774份(25.0%)样本中 发现了A组轮状病毒。其中431株(55.7%)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对G型和P型进行了分析;G1为最主要的血清型(68.2%),其次为G9(17.2%)、G4(6.3%)、G2(1.2%)、 G3(0.7%)、混合感染(1.8%)和不明分型(4.6%)。G型和P型轮状病毒均在332株(77.0%)病毒株中得到证实。我们鉴定出4种全世界 最常见的毒株:P[8]G1(66.6%)、P[4]G2(1.0%)、P[8]G3(0.6%)和P[8]G4(7.2)(7.2%)。在已发现的单纯 G9型毒株中,VP4基因分型显示P[8]G9流行最广,其次为P[4]G9和P[6]G9。G9型轮状病毒在巴西圣保罗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出现和高度流 行,将会影响未来疫苗的研制和评估。
人肠道孤病毒在加拿大的感染状况
我们采用一种新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方法,鉴定了1985-2004年间从28例加拿大人体内分离出的人肠道孤病毒(human parechovirus,HPeV)分离株,其中20例为HPeV-1,3例为HPeV-2,5例为HPeV-3。结果显示,除1株外,所有HPeV- 1分离株均与Harris参考株存在遗传学差异;1株HPeV-2分离株与Williamson毒株有关,其他2株与Connecticut毒株有 关;HPeV-3分离株集结成簇。75%的分离株是在典型的肠道病毒流行季节获得的。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为儿童,HPeV-1、HPeV-2和 HPeV-3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4.6、6.3和0.7个月。所有HPeV-2和HPeV-3感染儿均以病毒血症或脓毒血症的诊断入院治疗。除了少数 几例肺炎和肠炎外,50%的HPeV-1 感染儿被诊断为细支气管炎。2例感染者(1例为白血病患儿,1例为78岁的老年妇女)分别死于脓毒性休克和重症肺炎。
史海回溯
术语"epidemic"2,500年的历史变迁
术语"epidemic"(由希腊语epi〔在……之上〕和demos〔公众〕构成)一词最早由荷马提 出,当希波克拉底将其用作一篇著名论文的题目时赋予了其医学含义。当时,epidemic是一组发生在特定地点、特定时期内的临床症状(如咳嗽或腹泻)的 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变迁,epidemic的构成和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中世纪连续不断的瘟疫流行,使epidemic的含义成为一种单一的、被明确定义的 疾病传播。该定义一直维持到19世纪微生物学时代的来临。最近一次的语义演变发生在20世纪后四分之一世纪,看来这种演变在未来还会继续下去。
快讯
鲍氏不动杆菌中的VIM-1金属-β-内酰胺酶
2004和2005年,在2所希腊医院中分离出5种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MBL)阳性的鲍氏不动杆菌。所有分离株彼此没有关联,均在1类整合子上携带blaVIM-1基因。此外,还检测到blaOXA-52-基因 和blaOXA-58-like基因。由于可以导致种属抵抗性的增加,在不动杆菌某些种发现的VIM-1 MBL已经引起关注。
大巴黎地区格林-巴利综合征调查
我们调查了1996-2001年间的26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中40%与一种已知的致病因子有关,主要为空肠弯曲杆菌(22%)或巨细胞病毒(15%)。病因不明的病例(60%)主要集中在冬季,其中半数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流感样综合征,或胃肠道疾病之后。
土拉热弗朗西斯菌在中国啮齿动物中的流行状况
我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共检测了420只中国啮齿动物的样本。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4.76%,吉林、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和浙江等省的感染率分别为11.65%、10.00%、6.56%、1.77%和0%。序列分析显示所有检测到的菌株均属于土拉热弗朗西斯菌(F.tularensis)holarctica亚种。
预防动物性流感病毒感染
我们评估了49名猪肉产业工人和79名未暴露对照者体内的猪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多变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很少使用手套(优势比[odds ratio,OR]30.3)或抽烟(OR18.7)的工人感染H1N1猪病毒几率最高。本研究结果或许有助于预防大规模流感方案的制定。
喀麦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耐药情况和常规治疗
在喀麦隆128名在HIV/AIDS门诊常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有16.4%的患者在平均10个月的治疗后出现耐药。其中,12.5%的患者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10.2%的患者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RTIs)耐药,2.3%的患者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
荷兰出现牛痘病毒由鼠向猴的传播
我们报道了一起在外来动物收容所猴群中爆发的牛痘病毒感染。我们采用血清学分析和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爆发期间在收容所捕捉到的不同种类啮齿动物的血液和拭子标本。序列分析比较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是由褐鼠传染给猴子的。
西藏牧区的牧场类型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西藏牧区中开放型牧场的小型哺乳动物洞穴数目多于封闭型牧场,该特点导致了其狗群中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感染率增高,并说明牧场类型可以影响多房棘球绦虫的传播。
1类整合子在美国医院耐药大肠杆菌和克雷白氏杆菌某些种中的流行状况
我们检测了1类整合子在美国医院大肠杆菌和克雷白氏杆菌某些种中的流行状况。结果显示,在320株分离株中,有180株(57%)检测为阳性;整合子与药物和生物体导致的耐药性有关。因此,确定整合子的流行病学状况可增进人们对美国抗菌药物耐药决定簇传播途径的了解。
印度系统性狼疮患者合并棘阿米巴脑炎
我们报道了1例因棘阿米巴脑炎死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该名患者为女性,24岁,来自印度,经免疫荧光分析发现患者脑部存在阿米巴,且脑组织中也检测到棘阿米巴线粒体16S rRNA基因DNA而最终确诊。
汉坦病毒感染在塞尔维亚和黑山的一次爆发
汉坦病毒是巴尔干半岛的地方性致病因子。2002年在塞尔维亚和黑山爆发了一次伴有肾脏综合征的出血热。大多数病例的表现符合杜不拉巴病毒(Dobrava/Belgrade virus)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遗传相关性。
浣熊和臭鼬可成为监测地方性兔热病的哨兵
为了寻找暴露于土拉热弗朗西斯菌的证据,我们分析了马萨诸塞州玛撒葡萄园中多种哺乳动物的血清样本。结果显示,臭鼬和浣熊的血清学检测经常为阳性,而白脚鼠、棉尾兔、鹿、家鼠和狗则为阴性。本研究结果提示集中监测臭鼬和浣熊可促进对兔热病的监控。
古巴出现人和马感染西尼罗病毒的病例
2002年古巴建立了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R)监测体系。2003和2004年经血清学检测证实4匹无症状的马和3名人类脑炎患者感染了WNR。这是首次证实在古巴存在WNV感染。
芬兰和法国两国百日咳杆菌类型比较
我们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和基因分型的方法,比较了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在芬兰和法国分离到的临床百日咳杆菌分离株,这两个国 家具有相似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大规模免疫接种史。结果显示,两国的分离株具有相似的遗传学特点但偶有不同。
混合性隐孢子虫感染和HIV
我们在21例罕见的犬或猫隐孢子虫感染者中发现了7例混合性隐孢子虫病患者,其中6例感染了2种隐孢子虫,1例感染了3种。我们认为混合感染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以往,并建议在评估隐孢子虫病患者时应考虑混合感染的可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孔朝霞译 Wun-Ju Shieh Li-lien Yang审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