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1, Issue 9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2005年第9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1337 南非狂犬病的生态学
作者: Bingham J
狂犬病是非洲家犬和某些野生犬的常见病。非洲狂犬病起于20世纪,这与此间发生的有利于该病流行的生态学变化相一致。我提出一个学术性 观点,以便于理解非洲犬类狂犬病生态学。有两个明确的概念支持这个观点:维持和持续。维持就是疾病在一个区域群体中持续的传播,且平均传播速率≥1。疾病 的维持在所有的区域群体之间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而且常被灭绝。而持续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概念,取决于无论在什么时候,在当地犬类种群之间都有≥1的群体 发生狂犬病。本文结合以往非洲狂犬病的生态学研究,回顾了狂犬病生态学的意义及疾病的控制。
P.1343 蚊媒疾病的操作性水文监控
作者:Shaman J,Day JF
蚊子和蚊媒疾病的传播对于水文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如果当地的水文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监控或者改造,这些水文条件就会影响媒介蚊虫的 种群动态及其传播的疾病。因此,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监控或者改变蚊虫种群和蚊媒疾病的传播。我们回顾了与蚊虫数量和蚊媒疾病的传播有关的水文条件,而且还 讨论了用于测量水文变化的不同方法的优点。我们建议在运用任何一种有用的方法测量水文条件的时候,需要额外考虑水文测量和媒介控制的规模,以便减轻媒介疾 病负荷。我们也回顾了由我们在佛罗里达州建立起来的操作性监控St. Louis脑炎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传播的成就。
图1. 2004年初夏水文条件图,该图模拟了遍及南佛罗里达州49个地点的以水文学为基础的地形学模型,显示了2004年6月15日和30日、7月15日和30日的日平均条件。红色阴影指示干旱的土壤条件,表面池塘形成较少。蓝色阴影指示湿润的条件。
图2. 在哈利飓风着陆期间(8月13日)的水文条件图,该图模拟了遍及南佛罗里达州49个地点的水文学为基础的地形学模型,显示了2004年8月13日、15日、17日和19日的日平均条件。红色阴影指示干旱的土壤条件,表面池塘形成较少。蓝色阴影指示湿润的条件。
P. 1351美国变异性克-雅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vCJD)的死亡
作者:Belay ED,Sejvar JJ, Shieh WJ,Wiersma ST,等
在美国,唯一的一例变异性克-雅氏病患者死于2004年,是通过尸体的组织解剖被确诊的。病人很有可能在1992年移民美国之前,在英 国成长的时候感染了这种疾病。在英国之外,又有vCJD病人被确诊,包括爱尔兰2例以上;日本、葡萄牙、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和荷兰各1例。有2例病人是经 血液传播的,其中一人表现为第129位密码子上蛋氨酸和缬氨酸的杂合子,提示了未来vCJD爆发的不确定性。
图3. 美国vCJD患者死亡后大脑皮层前沿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显示了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偶尔可见由空泡包围的相对较大的色斑(插入箭头所示)(HE染色,原始放大×158)。
图4. 美国vCJD病人死亡后脑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着色的淀粉样色斑周围有异常的阮蛋白沉积(免疫碱性磷酸酶染色,萘酚牢固红底物和苏木精复染。原始放大×40)。
P. 1363 印度尼西亚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的抗性
作者:Kuntaman K,Lestari ES,Severin JA,Kershof IM,等
最近在印度尼西亚3996例的群体调查中,在6%的住院病人和23%出院病人的粪便菌群中发现对氟喹诺酮耐药的大肠埃希 菌较普遍,但在健康的病人家属或者到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初诊的病人中并不常见(2%)。在对分离菌株的几个克隆的分子分型中,显示了广泛的遗传学多样性。这 个发现提示抗性突变种的自主选择是经常发生的。与同一群体分离的氟喹诺酮敏感株相比,氟喹诺酮抗性株具有较高的自发突变率,但毒力谱较少。这些抗性菌株明 显地属于种系发生组A(57%)和B1(22%),而且也属于中度毒力组D(20%),但较少属于强毒株的B2组(1%)。氟喹诺酮抗性的大肠埃希菌能够 引起疾病,特别是导致免疫缺陷病人的院内感染。因此,此类菌株的扩散必须被控制。
P. 1410撒哈拉南部非洲HIV-1的流行导致的疟疾
作者: Korenromp EL., Williams BG, Vlas SJ, Gouws E,等
我们评估了在撒哈拉南部非洲人群中由于HIV-1感染对疟疾的影响。参考文献综述,通过年龄分组,CD4亚群细胞计数,城乡居民对比 等,在每个国家将感染了HIV的人群中疟疾发病的相对风险进行分析。假设在血清转化之后,CD4细胞呈现出线性下降,将HIV感染人群中CD4细胞计数的 分布绘制成模型图。将41个国家平均起来,由于这两种疾病地理分布以及病人的年龄的差异,尽管不易准确定量,HIV-1对疟疾的影响是有限的。然而,在博 茨瓦纳、津巴布韦、瑞士、南非和纳米比亚,疟疾的发病率增加了28%(95%的可信区间14%),死亡率增加了114%(95%的可信区间 37%%)。这一结果是由于乡村HIV较高的发病率,以及当地疟疾传播的不稳定性引起的,后者也导致了成年患者占很高的比例。
P. 1443巴西人群中感染的青紫色素杆菌
作者: Siqueira IC, Dias J, Ruf H, Ramos EAG,等
青紫色素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是一种腐生细菌,通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和水中。该菌对人类是一种罕见的然而是严重甚至是致命的致病菌。我们报道了在巴西东北部1例确诊和2例疑似的青紫色素杆菌败血症病例,其中2例同胞死亡。这些病例都是在娱乐场所接触之后感染的。
图 5. 生长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的青紫色素杆菌的菌落。
图 6. CT扫描3号病人的腹部,显示肝脏上多个大小不等的小脓肿。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2005年第9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袁小松 摘译 沈继龙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