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2, Issue 7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6年第7期

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1109 恙虫病患者皮肤焦痂中的东方立克次体// Yun-Xi Liu, Wu-Chun Cao, Yuan Gao,等

为了证实恙虫病患者的皮肤焦痂在恙虫病诊断及东方立克次体基因分型中的价值,我们用PCR检测了7名中国山东省恙虫病患者的皮肤焦痂和血中东方立克次体的Sta56基因。7名患者的急性期焦痂和血液标本的特异性DNA均阳性;经抗生素治疗后,其恢复期焦痂的特异性DNA仍阳性,而恢复期血液标本的特异性DNA则为阴性。这些结果表明,患者的焦痂可用于恢复期的病原检测及基因分型。

恙虫病是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地方病,其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东方立克次体仅在细胞内繁殖,为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体由螨虫叮咬传给 人类。病原体在叮咬伤口处繁殖,形成特异性的焦痂,随后经血和淋巴传至全身。恙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等。1986年以前,恙虫病仅在中国 南方(长江以南)发现,主要发生在夏季。引起夏季型恙虫病的东方立克次体毒力强,通常由恙螨传播。1986年,长江以北的山东省蒙阴县首次报告恙虫病,这 种新发现的“秋冬型恙虫病”由一种毒力较弱的东方立克次体引起,主要由L. scutellare螨传播。自1986年以后,中国北方报告这种秋冬型恙虫病的病例逐渐增多,病例中的82%~91%出现了焦痂。以 前,恙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方法:若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位以上增长,则可进行回顾性诊断,但由于需要双份血清,这种诊断方法的使用 受到了限制。最近,可以用PCR方法来检测血液标本或菌株的东方立克次体Sta56基因。但由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及其他成份会抑制PCR扩增,PCR法经常出现假阴性,所以恙虫病患者的焦痂可替代血液作为诊断的标本。

P1113 1964~2004年美国土拉菌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J. Erin Staples, Kristy A. Kubota, Linda G. Chalcraft等

美国的土拉菌病由弗朗西丝土拉菌的2个亚种(tularensis,A型; holarctica,B型)引 起。我们比较了1964~2004年美国39个州的土拉菌病患者的临床及人口统计学特征,并对从患者中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亚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型和B 型土拉菌的感染因人口、解剖部位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用PFGE进行分子学亚型分析结果显示,A型土拉菌可进一步分为2种亚型(东方A型和西方A 型),不同亚型的地理分布、疾病的预后及传播方式均不同。我们的数据提示,感染西方A型土拉菌后,其严重程度比感染B型或东方A型的轻。通过对人类土拉菌 病的流行病学和分子学分析,为该病的进一步调查提供了新的依据。

P1122 韩国的日本斑疹热//Moon-Hyun Chung, Seung-Hyun Lee, Mi-Jeong Kim,等

本文报道了韩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例日本斑疹热病例,并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到日本立克次体。通过分析16S rRNA、 gltA、 ompA、 ompB、和 sca4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该立克次体被鉴定为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

立克次体科包含2个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属:立克次体属(斑疹伤寒群及斑疹热群[SFG])和东方立克次体属。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恙虫病是韩国最流行的立克次体病。1957年,韩国从田鼠中分离到阿卡日立克次体(Rickettsia akari),首次证实斑疹热群立克次体在韩国的存在。但是,韩国尚无有关立克次体痘或其他斑疹热立克次体病的报道。最近,通过血清学调查和DNA检测,证实了斑疹热群立克次体病在韩国的存在。PCR分析显示,斑疹热群立克次体与从血蜱(Haemaphysalis ticks)检出的日本立克次体(R. japonica)和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R. rickettsii)的柠檬酸合酶(gltA)基因、16S rRNA和 ompA基因同源。但是,韩国尚无人类感染斑疹热或从病人中分离到斑疹热群立克次体的报道。

P1125 新型牛朊病毒的传播//Thierry G.M. Baron, Anne-Gaëlle Biacabe, Anna Bencsik,等

我们曾报道一种新型牛朊病毒病,与该疾病相关的耐蛋白酶朊病毒蛋白(PrPres)的分子特征与牛海绵体脑病(BSE)的PrPres不同。把这种新型朊病毒注入C57BL/6小鼠的脑内,所引起疾病的PrPres分子特征与BSE的PrPres分子特征截然不同。

直到前不久,牛的传染性海绵体脑病还一直被认为是由单一的传染性病原体引起,该病原体在经食物传播的BSE流行初期已经确定,具有特异性。这 种特定的潜伏期和野鼠被感染后脑部特定部位损害的特性,存在于被牛直接感染,也存在于自然感染或实验室的跨物种感染。在BSE流行期间,不同地区病牛脑神 经变性的分布也证实了BSE的这种特异性。

对累积在BSE动物或人类脑部的PrPres进行蛋白印迹分析发现,PrPres具有特异的分子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未糖基化的PrPres低分子团中含有高比例的双糖基化PrPres。但是,最近的研究报告表明,病牛中出现了具有不同PrPres特征的异常朊病毒:三株从法国牛体内分离的朊病毒,与BSE毒株相比,有更明显的非糖基化PrPres分子团,其双糖基化的PrPres比例降低(H型毒株)。另外,只有H型毒株的PrPres才有P4单克隆抗体标记,与BSE的PrPres相比,P4单克隆抗体具有N终止抗原特异性,提示蛋白酶K可以把与该疾病相关的蛋白切出一个不同的条带。

在发现BSE流行20年以后,BSE病原的起源仍存在争议。研究人员认为,BSE病原最有可能起源于其他物种的朊病毒病,如绵羊和山羊的疯痒 病。最近报道的牛朊病毒病特征与BSE的特征截然不同,这令人十分不解,这种情形已被意大利发现的第二例牛淀粉状海绵体脑炎所强化。然而,这些牛朊病毒病 病例是否有传染性,这些病例的特征与BSE的差别有多大,尚未得到结论。

实验室感染疯羊病C506M3毒株(第1条带)小鼠的PrPres被用作对照。用于检测PrPres的单克隆抗体是A嵌板的Sha31及B嵌板的12B2。M条带是分子团标记,分别为:39.8、29、20.1和14.3 kDa。

P1142 鼠耳蝙蝠中的欧洲蝙蝠狂犬病毒2型RNA//Nicholas Johnson, Philip R. Wakeley,Sharon M. Brookes,等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量欧洲蝙蝠狂犬病毒2型RNA在其宿主鼠耳蝙蝠(Myotis daubentonii)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在脑部可发现大量的RNA,在舌、膀胱和胃等器官中亦可检出RNA。

50多年前,欧洲就有由蝙蝠传播狂犬病的报道。狂犬病病毒目前已知的两种变异体或基因型与陆地哺乳动物及新大陆蝙蝠的狂犬病病毒截然不同。这 些病毒被称作欧洲蝙蝠狂犬病病毒(EBLVs)。在东欧,已分离到第三种狂犬病病毒,称作西高加索蝙蝠病毒。欧洲蝙蝠狂犬病毒1型(EBLV-1)遍布欧 洲大陆,主要与欧洲小蝙蝠(Serotine bat)有关。欧洲蝙蝠狂犬病毒2型(EBLV-2)则主要在鼠耳蝙蝠中发现,分布于荷兰、英国和瑞士等三个国家。

有二个报道详细描述了芬兰和英国的EBLV-2毒株,这些毒株分离自死于狂犬病脑炎的人类患者。因为只有少量的蝙蝠感染EBLV-2,且蝙蝠 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这些特点给了解EBLV-2的分布、流行和传播规律带来了很大困难。芬兰和英国的2例狂犬病患者可能被鼠耳蝙蝠咬过而发病,因为 他们发病前处理过鼠耳蝙蝠。与狂犬病病毒一样,除了在宿主体内,EBLV-2不能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我们应考虑存在其他的感染途径。用一种敏感的 巢式反转录PCR检测第二只蝙蝠,从其脑部检出活的EBLV-2,从其心脏、胃、舌、肠、肝及肾中检测到RNA基因组,但无法从特定的组织中对病毒的 RNA进行定量分析。因为这个研究,英国发现了另外两个病例。对病毒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可给了解病毒的排出途径和病毒的传播方式提供证据。

P1153 由美国进口到日本的松鼠携带钩端螺旋体//Toshiyuki Masuzawa, Yoshihiro Okamoto,Yumi Une,等

我们诊断了2例因暴露于从美国进口到日本的南方飞行松鼠而得病的钩端螺旋体病患者。2例患者在其公司上班时与进口的动物接触。从1例患者、公司10只松鼠中的5只松鼠体内均分离到同一的血清型和基因型的kirschneri钩 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多数情况下,人类通过被污染的水、土壤,或与多种多样被感染的动物直 接接触而得病。目前,已有多种野生动物从外国输入到日本。在本研究中,2位在一个动物贸易公司工作的男性感染了钩端螺旋体。为了确定传染来源,从他们公司 的动物中分离钩端螺旋体并进行序列分析。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剑鸣)

Page cre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5,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