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3, Issue 7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7年第7期
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980 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一种鼩鼱携带的汉坦病毒//Jin-Won Song, Luck Ju Baek, Connie S. Schmaljohn, 等
索托帕拉雅病毒(TPMV)由于其在形态学特征及与其他公认的啮齿动物源性的汉坦病毒遗传特征的完全相似性,被列为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TPMV虽然从亚洲臭鼩(Suncus murinus) 中被分离出来,然而,对于其是否存在食虫动物天然宿主,或食虫动物仅表现为与啮齿类动物储存宿主接触后感染的“过剩宿主”仍未可知。我们对已发表及尚未发 表的有关TPMV的实验宿主范围,遗传学,分子系统发生学等资料的分析表明,TPMV与非啮齿动物储存宿主具有协同进化关系。今后在TPMV动物流行病学 方面的研究及对新的鼩鼱源汉坦病毒的调查研究将为汉坦病毒在其啮齿动物宿主及食虫动物储存宿主中的进化起源提供进一步的认识。此类调查也可能提供汉坦病毒 致病力及毒力的决定因素的线索(见图1)。
图1. 经脑内注射了6 000PFU提取自肌注了TPMV的成年大鼠的血清的TPMV链VRC-66412后,一11天大的蒙古沙鼠(A)及一10天大的NIH瑞士小鼠(B)的脑组织细胞质内的出现的病毒特异性荧光反应(原图×400倍)。
P 986克雷伯杆菌毒力特征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Victor L. Yu, Dennis S. Hansen, Wen Chien Ko,等
我们研究了连续发生在7个国家的45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社区感染性肺炎和侵入性肝脓肿、脑膜炎或眼内炎综合征仅发生在台湾和南非。类 粘蛋白表型(mucoid phenotype),aerobactin production为 K1,K2荚膜血清型感染的毒力重要决定因子。在台湾与南非,类粘蛋白表型在94%的社区感染性肺炎病人的分离菌株中可见,引发侵入综合症的菌株则 100%可见,而其他区域的分离菌株仅2%可见。注射了类粘蛋白株的小鼠的死亡率(69%)远远高于注射非类粘蛋白株的小鼠(3%,P<0.001)。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感染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于机体所表达的各种毒力因子(见图2)。
图2 肺炎克雷伯杆菌的类粘蛋白表型。将接种环接触菌落并从琼脂培育皿表面垂直提起时,类粘蛋白分离株将粘附在接种环上随之被提起。(图示首次呈现于美国传染性疾病会社第36次年度大会上,丹佛,科罗拉多州,美国,1998)
P994英国抗菌药物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erena Schneider-Lindner, J.A. Delaney, Sandra Dial,等
我们报告一项在英国进行的有关抗菌药物使用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诊断之间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的结论。我们的研究 对象为既往未被诊断过MRSA,过去两年内未住过院,并且在全科医疗研究数据库内有2年以上随访记录的成年人。从2000到2004年,我们共确定了 1981名MRSA病例及19779名匹配对照病例。服用过1种,2到3种或4种以上抗菌药物的病人被诊断为MRSA 的比率(OR)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57(CI值1.36-1.80),2.46 (CI 2.15–2.83), 及 6.24 (CI 5.43–7.17)。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风险随着处方中抗菌药物数量增加而增加,随着服用过的抗菌药物的类别而变化,其中,风险 最大的为喹诺酮类(OR 3.37, CI 2.80–4.09)和大环内酯类(OR 2.50, CI 2.14–2.91)
P1001 泰国HI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死亡率显著降低//Somsak Akksilp, Opart Karnkawinpong, Wanpen Wattanaamornkiat, 等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HIV感染者的救命措施,但对于接受抗结核治疗的HIV感染者其疗效如何并不确定,且在发展中 国家这方面的人群资料有限。我们收集了泰国乌汶市(Ubon-ratchathani)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的合并艾滋病感染的结核病患者的资 料。在这12个月期间, 2342名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有329名(14%)为HIV感染者。329名HIV感染者中,71名接受ART的病人有5人死亡(7%),219名未 进行ART的病人有94人死亡(43%)。运用多元分析方法,我们发现,调整了CD4计数,痰涂片结果,复方新诺明的使用及治疗设备等因素的影响,HIV 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前或治疗期间进行ART其死亡率比明显降低(率比为0.2;95%可信区间为0.1-0.5)。可见,ART与泰国合并HIV感染的结 核病患者结核治疗期间的死亡率下降有关。
P1008 溃疡分枝杆菌基因组的持续性缩减//Simona Rondini, Michael Käser, Timothy Stinear,等
溃疡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作为布路里溃疡Buruli的致病因子,由于其遗传多态性 证据的缺乏使其在传播、流行与进展方面的阐述受阻。然而,运用一种覆盖10%基因组的原型质粒基础的微阵列分析方法,我们在原属不同地域的30例溃疡分枝 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中发现了多重基因组DNA的缺失。许多缺失似乎都曾受到高拷贝数的插入序列元件IS2404和IS2606所介导。设想溃疡分枝杆菌是从 普通环境中的海洋分枝杆菌(M. marinum)演变而成的小生态适应性产物,对缺失基因的生物功能分类证实了这一设想。基因组多态性及覆盖小部分基因组的原型微阵列分析的事实提示我们,全基因组的微阵列分析方法将使微观流行病学研究急需的遗传“指纹”识别方法成为可能。
P1016 2003年毛利塔尼亚裂谷热爆发与非洲中东部的病毒谱系//Ousmane Faye, Mawlouth Diallo, Djibril Diop,等
2003年10月,西非国家毛利塔尼亚的3个省报告了9例出血热病例,检验结果显示为急性裂谷热病毒(以下称RVFV)感染。一项现场调查显 示近来RVFV感染率为25.5%(25/98),25名实验室确诊病例中4人死亡。46%(25/54)的国内动物中发现抗RVFVIgM,在库蚊Culex poicilipes中也分离出RVFV。病毒颗粒片段基因比对显示各分离株间变异极少。而且,品系发生研究清楚地显示这些分离株都属于中非东部的病毒谱系。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西非爆发的疾病中发现该谱系的病毒,至于这些分离株来自西非本土或是引自国外还有待研究。
P1024利奈唑酮耐药性肠球菌感染爆发应对//Marion A. Kainer, Rose A. Devasia, Timothy F. Jones,等
利奈唑酮于2000年被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我们对一次医院利奈唑酮耐药性肠球菌(以下称LRE)感染暴发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为LRE感染病例,对照为利奈唑酮敏感性肠球菌感染病例。在日患病率调查中,我们采集了所有病人的鼻腔和直肠周围拭子标本。我们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并计算利奈唑酮的每千住院日的用药频度。我们确定了15例LRE病例(其中13例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感染,2例为屎肠球菌E. faecium感 染),7例耐万古霉素病例。病例组的住院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均高于对照组。多元分析表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预培养阳性,培养前住院天数,利奈唑酮治疗前的住 院天数均为LRE感染的预警因素,其调整率比[AOR]分别为27, 1.1/d,1.1/d。LRE感染这一日益重要的医院问题的与利奈唑酮暴露或病人间的传播有关。
P1031 孟加拉共和国尼帕病毒的人间传播//Emily S. Gurley, Joel M. Montgomery, M. Jahangir Hossain,等
本文作者对2004年4-5月孟加拉国Faridpur地区爆发的脑炎的病因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一次调查。对生物样本进行尼帕病毒检测,同时 运用RT-PCR方法评估表面尼帕病毒污染情况。此次确诊36例尼帕病毒感染, 75%的病人死亡。本次暴发出现多重疾病高峰,其中33名病例在发病前与其他尼帕病毒感染病例有过密切接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接触过的一名病例F其 感染风险最大(OR值6.7,95%可信限为2.9-16.8,P<0.001)。环境样本的RT-PCR检测结果证实医院表面受到尼帕病毒污染。本次调查证实存在尼帕病毒的人间传播。这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人间传播增加了其广泛传播的可能性,同时更突出了在资源缺乏的环境制定感染控制策略的必要性。
P1038 境内边界控制在流感大流行传播中的效应//James G. Wood, Nasim Zamani, C. Raina MacIntyre,等
为明确境内边界控制在流感突发大流行传播中的限制作用,我们在澳大利亚这个人口密度低,地缘政治边界少利于各项限制施行的国家进行调查。我们 运用数学模型在两个施行了限制旅行的人群聚集中心研究流感流行期间的时滞效应。结果显示,人群大小、旅行速度及旅行者居住地对延迟的影响极大。模型提示严 格限制旅行可使各地间传播中度延迟,复制数低,但结果易受复制数及限制的时机影响。但当输入性流感未成规摸时,境内边界控制措施仍能在大流行早期保护国 民。我们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政策制定。
P1058落基山斑点热,哥伦比亚//Marylin Hidalgo, Leonora Orejuela, Patricia Fuya,等
哥伦比亚在20世纪30年代报告了首例落基山斑点热病例,2003年和2004年又几乎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两例落基山斑点热死亡病例,我们对此展开调查。对发热病例的回顾性血清学调查显示,超过21%的血清样本含有抗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抗体(见图3)。
图3 一落基山斑点热致死病例的脑血管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褐色区域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400)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谢美榕摘译,严延生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