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3, Issue 9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7年第9期
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1288 频繁旅行者与流行病的传播速度// T. Déirdre Hollingsworth, Neil M. Ferguson, and Roy M. Anderson
乘飞机旅行者中,有少数人的旅行次数比其他人频繁得多。他们与其他频繁旅行者在旅馆和机场休息室接触的机会也多。这类人群可 能加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球的传播。在包括少数频繁旅行者的人群中模拟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和类流感流行的病例输出情况,结果显示仅在流行 初期频繁旅行者已被感染且流行性疾病未迅速传播的情况下,频繁旅行者才会加剧流行性疾病在全球的传播。如果流行性疾病迅速传播(例如:大流行性流感),人 群中存在大批感染者,感染者搭乘国际航班对疾病传播速度的影响往往超过旅行方面差异对疾病传播速度的影响。
P1295 从北美蝙蝠中检出第一组冠状病毒// Samuel R. Dominguez, Thomas J. O'Shea, Lauren M. Oko等
一种新出现的冠状病毒(SARS 冠状病毒)导致了SARS的流行。中国南部的几种蝙蝠携带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是这些病毒的储存宿主。为明确北美蝙蝠是否携带冠状病毒,我们采用反转 录-PCR技术检测蝙蝠中的冠状病毒RNA。结果发现在7种蝙蝠28个排泄物样品中有2种蝙蝠6个样品检测到冠状病毒RNA。病毒RNA片断的阳性率很 高:17%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和50%隐身鼠耳蝠(Myotis occultus)病毒 RNA阳性。对基因1b的一段含440个碱基对的扩增子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落基山蝙蝠冠状病毒分别隶属于第一组冠状病毒的3个种群,这些种群与亚洲蝙蝠的 第一组冠状病毒截然不同。由于蝙蝠冠状病毒可能导致人类和动物的疾病,所以有必要对北美蝙蝠的冠状病毒进一步监测和进行特征分析。
P1307 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的预防措施// M. Zia Sadique, W. John Edmunds, Richard D. Smith等
传染病流行时,人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包括避免已知的可能对健康和经济带来不良影响的危险情况。因此我们进 行了一项人群调查,调查内容是假设发生流感大流行时人们的应对预防措施。在SARS影响过的5个欧洲区和3个亚洲区,被调查者的预防模式非常相似:约 75%的人会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0%–30%会尽量呆在家里。地区间的差异表现在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倾向于不去公共娱乐场所;亚洲人更倾向于不看内科 医师。本次国际调查揭示了流感大流行时人们可能采取的预防措施。
P1314 喀麦隆农村地区发现从猿到人的猴泡沫病毒传播// Sara Calattini, Edouard Betsem A. Betsem, Alian Froment等
人类感染猿类病毒已逐渐成为公共卫生的焦点。喀麦隆已经有职业暴露于非人灵长类的人员和数例猎人感染猴泡沫病毒 (SFV) 的报道。为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下这种逆转录病毒人兽共患病的情况,我们对生活在喀麦隆南部邻近非人灵长类栖息地的人群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对1164个 成人组成的总人群进行了研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有4例SFV 阳性。然后我们对85个曾遭非人灵长类咬伤或抓伤的病例进行了研究:接触过猿类(大猩猩或黑猩猩)的29例中的7例SFV阳性(阳性率24.1%);而接 触过猴子的56 例中仅2例SFV阳性(阳性率3.6%)。这些数据表明在中非的自然环境下,尤其是被猿类咬伤后,SFV 能直接传播给人类,而且病毒在人类宿主中持续存在。
图4 免疫荧光技术和电镜结果: A) AG16抗原血清学反应阳性的典型多核巨噬细胞, 用抗泡沫病毒血清在与受激外周血多核细胞共培养的BHK-21–感染细胞进行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B) 感染AG16泡沫病毒细胞的电镜超微结构。
P1321 Viliuisk脑脊髓炎在传统地区和新地区的家庭聚集性// Vsevolod A. Vladimirtsev, Raisa S. Nikitina, Neil Renwick等
Viliuisk脑脊髓炎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脑膜脑炎,易转为长期慢性进行性脑炎。虽然尚未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体,但临床、神 经病理学和流行病学资料均支持传染性病因。为探讨疾病的传播机制,我们研究了6个多病例家庭。在家中长期接触该病病人可导致有/无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中出 现二代病例。雅库茨克周围的人口密集区报道了无血缘关系的传播,此前该地区未发生过Viliuisk脑脊髓炎。在东西伯利亚的Viliui河畔的一小群雅 库特-鄂温克人中最早发现该病,随后经人间接触传播到新的地区,因此Viliuisk脑脊髓炎被认为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
P1332美国2003年人感染猴痘谱和危险因素//Mary G. Reynolds, Whitni B. Davidson, Aaron T. Curns等
2003年美国猴痘病毒(MPXV)流行报道中未见人间传播,所有病人均有与感染猴痘病毒的草原土拨鼠的密切接触史。我们进 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来评估猴痘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的危险因素。参加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提供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人口统计学方面的信息。采集血清学样本用于 正痘病毒的IgG和IgM 分析。经天花疫苗调整后的数据表明病例比对照可能日常接触患病动物更多(比值比[OR]4.0, 95%可信限 [CI] 1.2–13.4),更经常打扫患病动物的笼具 (OR 5.3, 95% CI 1.4–20.7),或更经常抚摸患病动物 (OR 4.0, 95% CI 1.2–13.4)。这些发现证明人感染猴痘病毒与接触猴痘病毒感染的动物有关,提示接触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能致病。
P1340 1999–2005年干预措施对香港活禽市场甲型流感病毒(H9N2)分离情况的影响//Eric H.Y. Lau, Y.H. Connie Leung, Li Juan Zhang等
活禽市场(LPMs)是一个公认的流感病毒来源。香港的活禽市场分别自2001和2003年起开展了每月一次和每月两次“休 息日”活动,在休息日清理各摊点未售出的家禽并消毒。我们采用多元泊松广义线性模型评估每个休息日活动和2002年禁止销售活鹌鹑活动对降低小鸡和小火鸡 H9N2亚群分离率的促进效果。每月一次休息日活动后,小火鸡的病毒分离率下降了58%(p = 0.001),而小鸡的病毒分离率仅下降了27% (p = 0.22)。每月一次休息日活动并禁售鹌鹑进一步降低了小鸡的病毒分离率,对小火鸡的病毒分离率没有影响。但每月再增加一次休息日不能进一步降低小鸡和小 火鸡的病毒分离率。
P1348 检测甲型禽流感病毒(H5N1)的人-人传播// Yang Yang, M. Elizabeth Halloran, Jonathan D. Sugimoto等
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病毒(HPAI)的亚型H5N1引起的家庭病例聚集性多见于东南亚,可能与人-人传播有关。如果这种病毒 或其它人兽共患的流感病毒能够持续地进行人-人传播,有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我们用统计学方法检验是否人-人传播导致了苏门答腊岛北部、印度尼西亚和土耳 其东部观察到的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 (H5N1)病例的家庭聚集性。我们估算了存在人-人传播的情况下H5N1感染的二代罹患率(SARs) 和当地基本再生数(指在染病期内一个典型的染病者在完全易感的人群中所产生的新患者平均数),R0。统计学结果表明苏门答腊岛存在人-人传播(p = 0.009)而土耳其不存在(p = 0.114)。估计苏门答腊岛的家庭二代罹患率达29% (95% 可信限 [CI] 15%–51%),当地再生数下限为1.14人(95% CI 0.61–2.14)。有效的HPAI (H5N1) 监测、隔离措施和现场评估是监控潜在大流行病毒株的关键。
P1354流感病毒H5N1对奥塞米韦的敏感性降低//Jennifer L. McKimm-Breschkin, Paul W. Selleck, Tri Bhakti Usman等
我们检测了H5N1 病毒的1型 和2型对神经氨酸酶药物的敏感性。各种病毒对扎那米韦的敏感性相似;但与2004年的1型病毒对奥塞米韦的敏感性相比,2005年柬埔寨病毒株对奥塞米韦的敏感性为1/6,而印度尼西亚2型病毒对奥塞米韦的敏感性只有1/30。
P1361 1996–2003年台湾儿童及青少年结核//Pei-Chun Chan, Li-Min Huang, Yi-Chun Wu等
对全台湾结核登记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20岁以下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为9.61/100,000 人年,发病趋势呈双峰形,与年龄相关,主要的发病高峰出现在稍长于12岁的人群中。原住民儿童的结核病发病率比非原住民儿童高8.1–17.4倍。
P1367 非洲蝙蝠的冠状病毒抗体//Marcel A. Müller, Janusz T. Paweska, Patricia A. Leman等
亚洲蝙蝠已被确认为SARS 相关的冠状病毒(SARS-CoV)的潜在储存宿主。在采自非洲26种蝙蝠的705例血清样本中检测出47例(6.7%) SARS-CoV 抗体阳性,因此非洲蝙蝠可能储存与假定的第四组冠状病毒相关的病原体。
P1389诺如病毒和印度住院儿童的肠胃炎//Claudia Colomba, Laura Saporito, Gioyanni M. Giammanco等
2004年印度巴勒莫192例3岁以下因肠胃炎住院的儿童中有48.4%检测到诺如病毒,主要基因型为GGIIb/Hilversum和GGII.4 Hunter。病毒性肠炎的儿童中有19.6%同时感染了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的病情比轮状病毒轻,但混合感染会加重病情。
P1399 粪便病毒浓度与诺如病毒肠胃炎腹泻//Nelson Lee, Martin C.W. Chan, Bonnie Wong等
40例感染GII.4基因型诺如病毒病人的粪便病毒浓度与腹泻时间和呕吐次数相关。高病毒浓度和高龄均与长期腹泻(>4天)独立相关。这些发现提供了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传播方面的信息。
P1402 疟疾再现北阿富汗//Michael K. Faulde, Ralf Hoffmann, Khair M. Fazilat等
2002年阿富汗发生了约3百万疟疾病例。为了调查疟疾再度肆虐的原因,在阿富汗的高危地区Kundoz 省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发现了依赖于非稻田的恶性疟原虫和与稻田有关的间日疟原虫。
(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春芳摘译 严延生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