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4, Issue 2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8年第2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

摘译

P 195表达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15相关克隆的大肠埃希菌的播散// Teresa M. Coque, Ângela Novais, Alessandra Carattoli, 等

我们分析了43株产CTX-M-15型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株和编码blaCTX-M-15  基 因的6个质粒,它们分别来自加拿大、印度、科威特、法国、瑞士、葡萄牙和西班牙。大多数分离株属于多克隆B2型 (50%) 和 D型 (25%)。在所有国家的分离株中都检测出EC-B2克隆复杂序列型(ST)131,其它与ST28、ST405、ST354和ST695 相关的B2型则来自于特定的地区。来自于3个国家的D型分离株在克隆上不相关但属于ST405。所有 CTX-M-15型质粒在质粒DNA图谱中都属于3 HpaI-消化质粒过度表达的 IncFII 组 (A组、B组 和 C组,其大小为85–120kb, 相似性≥70%)。 质粒A组只在EC-B2 型菌株 (ST131、ST354,或ST405) 中检测出,质粒C组在B2和D菌株中检出,而质粒B组则局限于世界分布的序列型ST131。大多数质粒包括blaOXA-1aac(6´)-Ib-crblaTEM-1

通过ST131、ST405复合体克隆和多重耐药 IncFII 组质粒似乎可以确定CTX-M-15型大肠埃希菌的全球性播散。

P202 2003–2004年英国发生的严重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Theresa L. Lamagni, Shona Neal, Catherine Keshishian, 等

   为了探究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这种严重性疾病的当前流行病学模式,英国作为发起该项目的全欧洲的一部分,于2003–2004年开展了这项以加强基于人群为基 础的监测。在过去两年中,有3,775个严重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病例被确诊,相当于人口的3.33/10万,比原先估计的还要多。皮肤或软组织感染是最常见 的方式占42%,其次是呼吸系统感染占17%。在20%患者中,注射药物被认为是危险因素,5例感染的病人中就有1例是在诊断的7天内死亡。最高的死亡率 是筋膜炎为34%。非甾体类抗炎药、酗酒、年纪轻以及感染emm/M3菌株被认为均能各自增加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的危险性。了解该病的流行模式以及对穷苦患者病后结果的预测有助于确认和评价干预的潜在效果。

P210个人保护措施对预防莱姆病的有效性// Marietta Vázquez, Catherine Muehlenbein,  Matthew Cartter, 等

自从2002年莱姆病疫苗停止生产以后,预防莱姆病的措施主要集中于个人的防护,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还没有被最后确定。我们 这个病例对照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于评估莱姆病高发区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病例来自于康涅狄格州公共卫生部门报告的病例,并分为确诊、可疑及不可能,对照组 为年龄匹配且未患莱姆病。参与者均面试并填写一份有关预防措施的资料,以了解职业和休闲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使用防护服有40%的有效性,在皮肤或衣服上常 规使用驱蜱剂有20%的有效性。检测身体是否有蜱叮咬并涂抹杀螨剂,该措施无效。我们的结论是使用防护服和在皮肤及衣服上使用驱蜱剂对预防莱姆病是有效 的。

P217住院儿童和成人的人类博卡病毒感染// Jean Longtin, Martine Bastien, Rodica Gilca, 等

已有研究报道人类博卡病毒(HBoV)在呼吸系统感染的儿童中被检出,成人偶尔发现。2002–2003年在加拿大,分别采集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急性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住院的儿童以及无症状的儿童鼻咽部的分泌物来提取人类博卡病毒(HBoV) 的DNA。结果表明在有症状的126成人中,阳性1例,阳性率为0.8%,在有症状的225位儿童中,阳性31例,阳性率为13.8%,在无症状的100 位进行外科手术的儿童中,阳性43例,阳性率为43%,在有症状且鼻咽部分泌物HboV阳性的31位儿童有22位(占71%)检测出其它病毒。有2个 HboV进化支被发现。人类博卡病毒在呼吸系统感染中所起的致病作用还未确定,因为它常常在有或无症状的儿童中被检测出,而且在有症状的儿童中还常常检测出其它病毒感染。

P222致病性西尼罗病毒株分支2毒力遗传学的确定// Elizabeth M. Botha, Wanda Markotter, Mariaan Wolfaardt, 等

我们已经从南非患轻型或重型西尼罗病毒感染的病人分离的病毒株中得知西尼罗病毒(WNV)分支2的全基因 组序列。这些病毒株先前已经显示出或多或少的神经侵蚀作用,与从老鼠分离到的西尼罗病毒(WNV)分支1或多或少有神经侵蚀作用的病毒株比较,其基因具有 相似性。系统发生树或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能产生或多或少神经侵蚀作用的分支2病毒株有非结构基因,特别是非结构蛋白基因5是最容易变化的。所有南非分支 2的病毒株均有外膜蛋白糖基化位点,以前认为该位点与毒力相关。这次研究表明有2株分支2病毒株3´非编码区有大部分的缺失,显示这与有高度神经侵蚀作用的病毒株序列很少或没有相关性。

P238春季诺如病毒变异株在游艇的出现与冬季流行的预测 // Linda Verhoef, Evelyn Depoortere, Ingeborg Boxman, 等

2006年6月,已有报告在游艇诺如病毒的爆发事件突然显著的增加,在13艘游艇中出 现43起爆发事件。所有调查显示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由于开始爆发时调查和数据共享的局限性,对一个爆发点进行检测是不可能的。对这些爆发事件最有可能的 解释是在群体中诺如病毒活动力的增加,与在欧洲及太平洋发生的GGII.4变异株出现2个新的变异的事件相吻合。同样在2002年春夏季,检测出1个新的 GGII.4变异株,导致接下去的冬季诺如病毒活动力的增加。当新变异株循环时,就有可能在游艇上发生诺如病毒爆发的事件,一个积极主动的报告系统可作为 一个早期的预警系统。对在欧洲游艇上发生的诺如病毒病例的报告、调查以及控制,形成国际间可接受的指导方针是必需的。

P244 美国使用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成本-效益// Harrell W. Chesson, Donatus U. Ekwueme, Mona Saraiya, 等

基于现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经济与健康的效果,我们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美国12岁女孩注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基于病例参数值,在现行子宫颈癌筛查试验中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获得每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费用进行评估,美国2005年的费用为3,906 到14,723美元,测算因素包括是否是群体的免疫效应,是否接种特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预防肛门、阴道、外阴及口咽的癌症中有否受益。该简单模型的主要假设依据是相似的,但结果与发表的复杂模型的结果一致。由于该模型简单且结果一致,给制定最佳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P260秘鲁中部丘陵地区囊型包虫病的诊断// Cesar M. Gavidia, Armando E. Gonzalez, Wenbao Zhang, 等

我们使用4种诊断方法对秘鲁中部丘陵地区囊型包虫病(CE)的患病率进行评估。949人采用超声波法,829人采用放射显影术,929人采用2种血清学方法(免疫印迹法),一种用小牛棘球囊蚴液(IBCF)做抗原,一种用重组EpC1-谷胱甘肽-S-转移酶抗原(rEpC1-GST)检测,肝和肺囊型包虫病的患病率分别是4.7% 和 1.1%,而血清阳性率分别是8.9% 和 19.7%。对所有肝囊肿用 IBCF和rEpC1-GST检测,血清阳性率分别是35.7% 和16.7% ,排除肝钙化,则血清阳性率分别是47.1% 和 29.4% 。对肺囊肿则分别是22.2% 和33.3%。对肺囊肿、钙化囊肿、小囊肿以及除肺和肝外其它部位的囊肿,免疫反应较低落,这可以解释血清学试验较低的阳性结果。我们认为在秘鲁囊型包虫病是一种地方病,在现场要注意使用血清学试验结果的局限性。

P267采用储备抗病毒药与检测病人周围人群应对潜在流感大流行的成本效益// M. Ruby Siddiqui, W. John Edmunds

为了研究储备抗病毒药与附近地区检测流感病人周围的人群对可能出现的流感大流行的成本效益,我们在英国建 立一项分析模型用于该项研究。在假设病例数的基础上(包括一个比临床发病率低的固定抗病毒药品储备量)仅治疗病人(是指用抗病毒药治疗所有有症状的病人) 与不采取干预措施(是指病例出现时只是管理而已)比较,其费用-效益取决于病死率的高低,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约需花费 1,900–13,700英镑。检测阳性者治疗(指检测所有有症状的病人但只治疗那些检测结果阳性的病人)与仅治疗病人的费用相比,在质量调整生命年方 面,只可得到一般效益,但需花费大量额外的费用。如果抗病毒药对防止流感大流行的病死有效的话,储存足够的抗病毒药(而不是检测病人周围的人群)治疗所有 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将会有高的费用-效益比。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国英摘译,张山鹰审校)

Page cre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5,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