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6, Issue 8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0年第8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1211 2009年澳大利亚全国性H1N1流感大流行的应对//Keith Eastwood, David N. Durrheim, Michelle Butler等
2007年曾对澳大利亚的成年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假定的流感暴发时遵从可能采取的卫生干预措施的意愿。2009年 澳大利亚第一波全国性H1N1流感大流行过后,又对2007年访谈的一部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此次流行中实际采取的行为和保护措施的调查。原先 1155名应答者,本次随访调查了其中的830名,占71.9%。总体情况为,20.4%的应答者在2009年得过流感样疾病,77.7%的人认为 2009年大流行的H1N1流感是比较轻微的疾病,77.8%的人出现轻微焦虑。仅14.5%的人能够正确回答有关流感病毒的传播、症状和感染控制等4个 问题。有些应答者是通过增加洗手次数(46.6%)、咳嗽和喷嚏时用纸巾掩住(27.8%)等方式以减少病毒传播。与2007年意愿性调查结果相比,应答 者在2009年遵从检疫或隔离措施的意愿仍然比较高。然而,只有认为2009年暴发流行严重的H1N1流感的应答者,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应答者才表明愿意遵 从远距离的社会干预措施。
P1217菲律宾蝙蝠冠状病毒与蝙蝠实验性感染研究// Shumpei Watanabe, Joseph S. Masangkay, Noriyo Nagata等
2008年7月在菲律宾捕获了52只蝙蝠并进行了逆转录PCR试验检测蝙蝠冠状病毒(CoV)RNA。总的病毒RNA 检出率是55.8%。研究发现2组核苷酸序列,一组属于(冠状病毒(Alphacoronavirus CoV),另一组属于(冠状病毒(Betacoronavirus CoV)。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第一组冠状病毒与BatCoV/China/ A515/2005的核酸序列相似,同源性为95%;第二组与BatCoV/HKU9–1/China/2007相似,同源性为87%。为了增殖从一只 较小的狗面果蝠(Cynopterus brachyotis)分离到的第二组冠状病毒,我们将含病毒的大肠匀浆上清经口感染实验室饲养的蝙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病毒在蝙蝠体内复制获得证实,冠状病毒人工感染蝙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成功,且对蝙蝠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果蝠感染病毒后未呈现感染的临床征兆。
P1237欧洲蝙蝠白鼻综合征真菌感染的研究// Gudrun Wibbelt, Andreas Kurth, David Hellmann 等
在北美,白鼻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的疾病,可引起冬眠中的蝙蝠数量锐减。最近确认的真菌Geomyces destructans导致了皮肤损害,皮损是白鼻综合征的典型特征。在没发现白鼻综合征之前,未观察到北美 蝙蝠出现皮损这种典型症状。然而,来自欧洲未经证实的报道指出冬眠中的蝙蝠有白色真菌生长而没有引起相关死亡。为了研究这种差别,作者对从德国、瑞士和匈 牙利冬眠中的蝙蝠进行抽样研究,以确定欧洲是否存在真菌G. destructans。来自23只蝙蝠的43份样本,通过镜下观察、真菌培养和基因分析,显示出在这3个国家5个种属的21只蝙蝠均有真菌G. destructans定植。由此我们推测G. destructans遍及欧洲地区。由于该地区的蝙蝠可能与真菌共同进化,所以它们或许比北美的蝙蝠在生活习性或免疫方面更能耐受真菌G. destructans的感染。
P1251西尼罗病毒蔓延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David Roth, Bonnie Henry, Sunny Mak等
2009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西尼罗病毒蔓延到当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和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出2例本土获 得性人感染西尼罗病毒病例和3匹马感染西尼罗病毒病例。逆转录PCR检测有十组蚊子西尼罗病毒呈阳性。2009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大部分西尼罗病毒疫情发 生在炎热干燥的南方Okangan山谷。夏末这个地方夜间平均气温较高,病毒生长所需能量(度日数)易于累积,非常有利于西尼罗病毒孳生繁殖。人的估算暴 露日期,及最初检测到蚊子西尼罗病毒呈阳性的日期,正好与夏末秋初时南方Okangan山谷传播西部马脑炎的跗斑库蚊(Culex tarsalis)数量增加的日期吻合。病毒蔓延当时的条件表明温度及跗斑库蚊的数量可能为太平洋西北部地区西尼罗病毒传播的限制性因素。
P12652009年感染H1N1儿童的流感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性及病毒排出时间延长的关系// ChungChen Li, L. Lin Wang, L. HockLiew Eng等
2009年大流行的H1N1病毒可导致严重的疾病(包括肺炎),引起住院甚至死亡。为了研究病毒载量的动力学变化特征 和明确影响因素,我们对一家医院的1052名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分析可能影响病毒排出的因素。研究发现病毒载量与发烧天数成反相关的关系,且在发烧头3天 保持较高水平。肺炎患者的病毒载量比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高。出现症状后病毒排出的平均时间为9天。13岁以下的患者比13岁以上患者病毒 排出的平均时间更长(11天比7天)。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的儿童或许需要更长的隔离期,肺炎患者也许需要采取比抗H1N1病毒的标准方法更积极的疗 法。
P1279美国乔治亚州捕鸭者对禽流感危险性认知的研究//Hope Dishman, David Stallknecht, and Dana Cole 等
2007–2008年间对美国乔治亚州的捕鸭者开展关于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调查,以掌握他们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危险性大小。我们发现捕鸭者从事了可能让他们暴露感染禽流感病毒的许多活动。具有10年以上捕鸭经验者暴露机会最大,认知水平最高。
P1282墨西哥摹仿花蜱是立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Karla A. Oliveira, Adriano Pinter, Aaron MedinaSanchez等
在墨西哥新莱昂州收集摹仿花蜱(Amblyomma imitator tick)的卵块,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离到一种立克次体。通过17KD共同抗原和外膜蛋白A、B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提示该菌为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表明摹仿花蜱是立氏立克次体新的潜在传播媒介。
P1296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新菌种——猫鼬分枝杆菌//Kathleen A. Alexander, Pete N. Laver, Anita L. Michel, 等
文献报道了七次条纹猫鼬的疾病暴发,殃及的动物数量增加,死亡率较高。我们分离出一种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新病菌,即猫鼬分枝杆菌,该病菌是在博茨瓦纳卡萨内Chobe区居民住处附近的条纹猫鼬的致病菌。该病菌的宿主谱和传播动力学仍然未明。
P1312 2009年大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与唐氏综合征患者//Rogelio PérezPadilla, Rosario Fernández, Cecilia GarcíaSancho等
2009年墨西哥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我们比较了唐氏综合征患者与非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住院率、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 之间的差别。唐氏综合征患者住院、插管和死亡的可能性分别是非唐氏综合征患者的16倍,8倍和335倍。建议唐氏综合征患者在疾病大流行期间应接种疫苗和 进行早期抗病毒治疗。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魏淑贞译,邓艳琴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