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6, Issue 9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0年第9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1349携带产β内酰胺酶的blaKPC2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全球多样性//Galle Cuzon, Thierry Naas, HaVy Truong等

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正在全球迅速蔓延。为确定其基因背景,我们对来自5个国家的16株携带 blaKPC2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进行了研究。这些分离株耐多药,表达blaKPC2基因,区别在于产生的β内酰胺酶成分不同。他们携带有天 然染色体编码的bla基因(blaSHV1 \[12.5%\], blaSHV11\[68.7%\], blaOKPA/B \[18.8%\]) 和数个质粒编码的后天性基因(blaTEM1 \[81.3%\], blaCTXM2 \[31.3%\], blaCTXM12 \[12.5%\], blaCTXM15 \[18.7%\], blaOXA9 \[37.5%\])。 blaKPC2基因常与Tn4401 同源异构体 (a, b, or c)中的一种关联。Tn4401通过不同大小的质粒导入,这些质粒属于不兼容的不同组别。已发现的一些携带blaKPC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克隆包括在等位 基因谱上有一处主要差异(序列类型258)和七处小差异的九种去氧核醣核酸基因型。不同克隆株携带的质粒不同,但有相同的基因结构Tn4401。 Tn4401 可能是全球传播的这种新发耐药基因的起源。

P1357依靠外来海洋螺类传播的尾蚴皮炎 //Sara V. Brant, Andrew N. Cohen, David James 等

尾蚴皮炎(游泳者疥疮)是由在螺类宿主中发育并释放的血吸虫尾蚴穿过人体皮肤引起的。尾蚴皮炎常因接触淡水环境引起, 因接触海水或河口水致病的较少。为研究加利福利亚州旧金山湾区的尾蚴皮炎暴发报告,我们对2005–2008年间当地螺类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 果发现只有日本葡萄螺(Haminoea japonica),旧金山湾区1999年首次报道的一种亚洲螺类,感染了血吸虫。基因标记表明这种血吸虫属 于禽血吸虫分支,但与已有基因数据的任何种类皆不符。它是美国西北海域中已知的第二种能导致尾蚴皮炎的血吸虫,经外来螺类传播。引入外来宿主可能诱发新发 未知寄生虫意外感染,造成严重的医学或兽医学危害。

P1373棉鼠和家雀是北美和南美东方马脑炎病毒的宿主//Nicole C. Arrigo, A. Paige Adams, Douglas M. Watts等

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披盖病毒科甲病毒属)是一种虫媒病毒,在北美人群和全美马科动物中均可导致严重疾病。东方马脑炎这种地方性动物病在北美的传播循环包括雀形目鸟和在淡水沼泽环境中生活的鸟类蚊媒——黑尾赛蚊(Culiseta melanura);但该病毒在南美的生态关系尚未明确。库蚊(黑砂库蚊Melanoconion)是中南美 的主要蚊媒,但尚未发现南美东方马脑炎病毒的主要脊椎动物宿主。为进一步评价野生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鸟类作为储存宿主的可能性,我们对北美和南美的东方马脑 炎病毒在棉鼠(刺毛棉鼠)和家雀(家麻雀)中的感染动力学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两种生物都可能成为北美和南美东方马脑炎病毒的扩增宿主。

P1403 2004–2007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耐多药结核菌群的影响因素//John Z. Metcalfe, Elizabeth Y. Kim, S.Y., Grace Lin等

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提示病原种属特征可能影响耐多药结核的传播和发病。为了解耐多药结核病例聚类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 临床特征,也为了评估致异烟肼耐药的特异性突变和基因型分类菌谱(对耐多药结核)的影响,我们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加利福利 亚州报告的所有耐多药结核病例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在8,899例有药物敏感性信息的培阳病例中,141例(2%)耐多药。耐多药菌中123株 (87%)有基因型数据,其中25例 (20%) 可聚为8类。有基因型数据的耐多药结核病例中的113 例(92%)和聚类的耐多药结核病例中的21例 (84%)为国外出生的病例。多元分析中,katG S315T 突变,而非菌种,与病例聚类独立相关(比数比11.2,95%可信限2.2–λ;P=0.004)。

P1428欧洲四国儿科肺炎的血清型\\\\Germaine Hanquet, Esther Kissling, Asuncion Fenoll等

七价肺炎结合疫苗(PCV7)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英格兰和威尔士(英国)上市后,非PCV7血清型导致的侵袭性 疾病增加了。对1999–2002年(疫苗推出前)和2005–2006年(疫苗上市后)15岁以下儿童的调整后血清型别肺炎发病率进行比较。疫苗覆盖率 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上升到约32%~48%,但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仍维持<1%水平。各国各年龄组的血清型1肺炎发病率均上升(发病率比 1.3~4.2,P<0.004),与PCV7的使用无关;但血清型7F 和 19A 的肺炎发病率在法国、西班牙和比利时这些PCV7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上升最明显 (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比 1.9~16.9; P<0.001)。从长期趋势上看,疫苗引起的PCV7血清型置换可能导致非PCV7血清型的增加。针对这些血清型的新疫苗已问世,但需要对病例漏 报和疫苗接种前的血清型动力学作进一步研究。

肺炎链球菌是全球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病因。已知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超过90种,但血清型分布因地而异且随时变化。PCV7针对的是美国最常引起儿科侵袭性肺炎的7种血清型—4, 6B, 9V, 14, 18C, 19F。自2000年起,PCV7在美国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疫苗血清型肺炎发病率的急剧下降和侵袭性肺炎发病率的整体下降。

P1440传染性肠胃炎对儿童和年轻人的长期健康危害//Rachael E. Moorin, Jane S. Heyworth, Geoffrey M. Forbes等

为定量分析肠道传染病的危害及其后遗症类型,我们利用连续性管理记录进行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控制其 它健康和社会生态学因素的影响后,应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因后遗症首次住院的风险。我们发现与无肠道感染者相比,肠道感染患者的后遗症首次住院率明显高出64%:胃肠内和胃肠外后遗症的首次住院 率率分别高出52%和63%。胃肠外后遗症主要发生在首次肠道感染后5年内,相反地,胃肠道内后遗症多发生在首次肠道感染10年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胃 肠道感染增加了首次感染后20年内因胃肠内和胃肠外疾病首次住院的风险,彰显了探索降低此类感染发病率的方法的重要性。

P1448马拉维和南非的伤寒和侵袭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Nicholas A. Feasey, Brett N. Archer, Robert S. Heyderman等

为了解马拉维和南非的侵袭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和伤寒的流行情况,我们对两者的发病频率和患者年龄分布进行了比较。侵袭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患者的年龄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男性。伤寒的发病频率低于沙门氏菌病。

P1452德国的挪威大鼠中发现新型戊肝病毒//Reimar Johne, Gerald Heckel, Anita PlengeBnig等

基因型和3基因4型戊肝病毒的动物传播可能导致人类戊型肝炎感染。为确认啮齿类动物是否为储存宿主,我们对来自德国2只挪威大鼠的一种类戊肝病毒进行了全核苷酸序列分析。序列提示为亲肝病毒的一种新基因型,见图1。

P1463加拿大安大略长期疗养机构暴发鼻病毒感染//Jean Longtin, Alex MarchandAustin, Anne-Luise Winter等

诊断困难可能造成了对长期疗养机构鼻病毒感染情况的低估。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发现2009年6个月内这些机构中59%(174/297)的呼吸道疾病暴发是鼻病毒引起的,有时病情还很严重。分子诊断试验能区分鼻病毒感染和诸如流感之类的其它感染。

P1469中国鸡携带禽戊肝病毒的分析//Qin Zhao, En Min Zhou, Shi Wei Dong等

已知鸡携带禽戊肝病毒,但只报道了4种完全或近似完全的基因序列。我们发现中国鸡携带的禽戊肝病毒的近似完全序列与欧洲禽戊肝病毒的相似度最高(98.3%),属于基因3型的禽戊肝病毒。

P1476缅甸诺氏疟原虫和其它疟原虫的并发感染//Ning Jiang, Qiaocheng Chang, Xiaodong Sun等

为了解缅甸南部诺氏疟原虫和其它疟原虫的并发感染情况,我们对诺氏疟原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超过20%的疟疾患者感染诺氏疟原虫,主要是作为恶性疟原虫或间日疟原虫的并发感染。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春芳译黄丰审校)

Page cre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updated: August 05, 2011
Page reviewed: August 05, 2011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