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directly to site content Skip directly to page options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Skip directly to A-Z link

Chinese Translation Vol 17, Issue 3

Back to Chinese Translations - 回到中文译本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1年第3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P357 1998–200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流浪者中的活动性结核//Kamran Khan, Elizabeth Rea, Cameron McDermaid等

加拿大的城市里,国外出生人群日益受到结核(TB)的威胁,但流浪者依然是高危人群。为评价TB的流行趋势,我们研究1998–2007年间多伦多市所有诊断为活动性TB的流浪者,比较其国内外出生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我们确定的91例活动性TB流浪者均患高传染性的中晚期结核病,其中有19%在确诊后12个月内死亡。流浪者中,国外出生的比例从1998–2002年的24%增加到2003–2007年的39%。国外出生的TB流浪者中,56%的感染来自多伦多流浪者中传播的不明菌株。耐受一线TB药物的感染仅占2%。患输入性TB的国外出生的流浪者增多,提示侵入流浪者收容所的耐药菌株威胁可能渐趋严重。

P366 2009年结核由象传染给人//Rendi Murphree, Jon V. Warkentin, John R. Dunn等

2009年田纳西州卫生署接到报告,大象收容所员工的结核菌素皮试(TST)结果中有5份阳转,而且一只收容的大象也被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为确定该疫情暴发的范围以及TST阳转的危险因素,我们开展队列研究和现场评价。工作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大象所在象舍或其相通的办公室的看护者与管理人员的阳转风险增加(相对危险度为20.3,95%可信区间为2.8–146.7)。间接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气溶胶、不及时或者不充分采取传染控制措施都可能促进结核传播。在大象驯养行业里,降低结核分枝杆菌传播风险亟须以下措施:增加从业者有关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知识,改善传染控制措施,启动针对性的职业健康项目。

P3722003–2009年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在变异//Bianca R. Perri, Douglas Proops, Patrick K. Moonan等

2004年,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因确定了多个病例感染同一结核分枝杆菌,而展开暴发调查。调查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确定病人间的联系和形成传播假设。2003–2009年间,确定了54例地域聚集性病例。早期病例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是药物敏感株,但2006年出现了异烟肼耐药株,并导致17例(31%)病例感染。与感染药物敏感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人相比,大部分感染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人出生在美国,且有吸毒史。病人间接触时互不称呼姓名。因此,我们利用病人的相片来确定病人间的联系。在感染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人中,有三对联系和吸毒有关。在接触调查中使用姓名可能无法确认所有的接触者,尤其在涉及吸毒时。但如果在调查早期就使用相片确认法,将更有效。

P412利用综合方法确定全球食源性诺如病毒暴发//Linda Verhoef, Roger D. Kouyos, Harry Vennema等

使用标准化的调查手段难以确定全球食源性诺如病毒暴发。在本文的新方法里,我们规定逐步选入的标准,对可能涉及全球性分布的、共同的食物来源引起的诺如病毒暴发进行归类。在电脑上按病毒序列的排序整合流行病学数据后,我们回顾并确定了100起独立报告的暴发,这些暴发有可能代表1999–2008年间欧洲发生的14次全球同源事件。分析1 456份暴发毒株的衣壳序列发现,欧洲数据库中约7%(2%~9%)的食源性病毒暴发是全球性的,而通过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仅确定了0.4%。我们的发现指出了监测系统中的重要缺陷,而全球合作可发现更多的全球食源性暴发事件。但通过对聚集性暴发事件进行及时溯源来验证该结论时,需要实时交换整合的流行病学与分子数据。

P4252002–2008年美国结核暴发调查//Kiren Mitruka, John E. Oeltmann, Kashef Ijaz等

为摸清结核传播对公共卫生资源的负担状况,我们系统回顾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2002–2008年间参与完成的疾病暴发报告(每起暴发须有3例及以上培养阳性,且有基因型和流行病学联系的结核确诊病例)。共回顾27起暴发(398例病例)。其中,24起暴发以美国出生的病例为主,而毒品滥用是暴发的另一主要特征。由毒贩或吸毒者有关的因素导致的感染期延长现象很普遍。17起暴发中,贩毒场所是值得注意的促成因素。按感染风险或病情进展对接触者做排序,是报告中应用最多的暴发控制干预措施,它可确保最高危的接触者被完整评价。在美国出生并有毒品滥用者是本次回顾的结核暴发中最显著的特征。在美国,毒品滥用仍然是控制结核传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P449新发病毒在蝙蝠群落中的扩增//Jan Felix Drexler, Victor Max Corman, Tom Wegner等

蝙蝠是多种倍受关注的病毒病原体(如冠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的宿主。了解以动物宿主为媒介的病毒的生态学,对于预防人兽共患病的流行至关重要。2008–2010年间,我们对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郊外住宅区的一个私人住宅阁楼里的雌性鼠耳蝠群进行了研究,确定并定量检测到1株冠状病毒、6株星状病毒和1株新型的腺病毒。在蝙蝠群形成期间以及产仔后,RNA病毒强烈且特异性增殖,而DNA病毒则没有。尽管2010年蝙蝠群中冠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增殖更强,但蝙蝠群的繁殖成功率却显著高于2008年,提示这些病毒对蝙蝠的致病作用很弱。但是,病毒与蝙蝠种群在动态上的关联,提示蝙蝠对感染的控制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较好地度过病毒流行期。

P464产色芽生菌属的分子流行病学//Mohammad Javad Najafzadeh, Jiufeng Sun, Vania A. Vicente等

为评价鉴定到种的81株产色芽生菌属真菌的种群多样性,我们应用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并对内转录间隔区、部分细胞分裂周期、β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基因进行测序。产色芽生菌属中的多个种可致人着色真菌病。菌株来自对西半球、亚洲、非洲、欧洲的临床与环境样本的全球性抽样。根据AFLP指纹分析,81株产色芽生菌可分为5个群,对应产色芽生菌属中的3个种:裴氏着色真菌、莫氏着色真菌、纽氏着色真菌,其中后两个种各又包含两个群,而裴氏着色真菌则表现为单系起源。裴氏着色真菌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南美洲。莫氏和纽氏着色真菌虽呈全球分布,但都有其基本的地理结构特征。产色芽生菌流行区以外的临床病例可能归因于人类迁徙。

P488卫生保健工作者中的结核//Iacopo Baussano, Paul Nunn, Brian Williams等

我们回顾文献,评价卫生保健工作者(HCWs)中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年感染率、全球HCWs的结核(TB)发病相对危险度、HCWs在工作环境中暴露于TB的人群归因分值。按国家分层估计,低(<50例/10万人)、中等(50~100例/10万人)、高(>100例/10万人)TB发病率国家的LTBI年感染率分别为:3.8%(95%CI:3.0%–4.6%)、6.9%(95%CI:3.4%–10.3%)、8.4%(95%CI:2.7%–14.0%); TB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95%CI: 1.2–3.6)、2.4(95%CI:1.0–3.8)、3.7(95%CI:2.9–4.5)。TB的中位人群归因分值高达0.4%。HCWs患TB风险高于平均水平。所有接触疑似TB感染病人的卫生机构均应贯彻健全的TB感染控制措施。

P506 美国俄勒冈州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鉴别//Brian A. Kendall, Cara D. Varley, Dongseok Choi等

为确定结核(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病人能否通过有限的信息来鉴别,我们对2005–2006年间的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人作了比较。我们发现,年龄、出生地及有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可用于区分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这有助于推进结核控制工作。

P524 1999–2008年苏格兰O157大肠埃希菌感染与二次传播//Mary E. Locking, Kevin G.J. Pollock, Lesley J. Allison等

为确定苏格兰因继发传播导致O157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比例,我们分析了全人群强化监测数据。在所调查的病例中,有11%的病例是二代病例。疾病暴发影响单户家庭的二代病例与影响多户家庭的二代病例相比,年龄较小,而两者患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风险相似。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萌译,翁育伟黄丰张拥军校)

Page created: March 07, 2012
Page updated: March 07, 2012
Page reviewed: March 07, 2012
The conclusions, finding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by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journal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Use of trade names is for identification only and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by any of the groups named above.
edit_01 ScholarOne Submission Portal
Issue Select
GO
GO

Spotlight Topics

 

 

Get Email Updates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pag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file_external